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三类新型技术抢棒PERC,N型高效时代开启

[复制链接]
查看: 10|回复: 0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皮秀.吴文成 发表于 2022-7-1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安观点:
PERC迫近理论效率极限,N型技术拐点已至。在行业“降本增效”主题驱动下光伏电池历经技术迭代,当前主流产品P型PERC电池效率迫近理论极限且降本趋缓,具备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致衰减低等优势的N型电池是下一步迭代发展的方向。目前,N型TOPCon电池经济性提升明显,HJT电池中长期提效降本空间较大,IBC电池技术延伸空间广阔,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多种技术路线将竞相发展。
TOPCon经济性凸显,引领N型技术产业化元年。TOPCon为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产线可与PERC产线兼容,经济性和性价比凸显支撑其率先占据N型产品扩产高点。目前一体化龙头如晶科、天合、晶澳等推动TOPCon向规模化发展,中来、钧达、一道新能也有较大规模布局,协鑫和正泰开发提速。2022年TOPCon电池产能规模有望超过50GW,2023年或达80GW。TOPCon在终端应用已具备与PERC竞争的实力,预计中短期内率先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设备、材料端齐推“降本增效”,HJT加速产业化。HJT是具有本征非晶层的异质结电池,可通过双面微晶、半棒薄片、银包铜、SMBB高精度串焊、靶材无铟化等工艺进一步降本增效。产能布局方面,新进者如华晟新能源、金刚玻璃、明阳智能等和下游央国企运营商如华润电力、国电投等加速扩产布局。到2022年底,国内HJT产能规模(含在建)或超过15GW,待其经济性优化后,技术迭代红利将加速兑现并有望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IBC兼容性优越,技术延伸空间广阔。IBC交指式背接触电池,PN结及正负极金属栅线位于电池背面,适于中高端分布式市场及BIPV商业化应用。目前,隆基绿能主推P型IBC电池(HPBC),爱旭股份在6月底发布了名为“黑洞”的N型ABC组件新产品。IBC兼容性优越,未来可结合TOPCon、HJT等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应用空间。
投资建议。布局N型技术将成为光伏厂商差异化竞争和盈利提升的重要因素,建议关注三大主线:关注短期性价比较优的TOPCon电池组件厂商如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钧达股份等,以及聚焦分布式领域HPBC技术应用的隆基绿能;N型技术产业化发展需要设备环节持续助力降本增效,建议关注设备企业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高测股份、金博股份、帝尔激光等;原材料及辅材的国产化与提质降本将提升N型技术性价比,建议关注帝科股份、福斯特等企业。
风险提示。光伏下游装机需求受贸易政策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及预期;N型电池组件效率提升水平不及预期;国产化设备及材料降本力度不足,N型技术产业化速度不及预期。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