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零部件:特斯拉降价之2月终端跟踪:其他品牌快速跟进!

[复制链接]
查看: 13|回复: 0

40

主题

40

帖子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黄细里 发表于 2023-2-26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国内新能源景气度预测:依然高增长。基于国内经济稳增长+汽车相关政策友好假设前提下,我们预测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交强险零售/出口/新增库存分别为:2495万(同比+8%)/2015万(同比+2%)/380万(同比+50%)/100万。其中:新能源批发销量/交强险零售分别为:968万(同比+50%)/804万(同比+53%),对应渗透率约40%。
新能源分技术路线看(交强险口径,下同):EV车型销量预计为470万(同比+73万),PHEV车型为267万(同比+162万),增程式车型销量为67万(同比+42万)。
国内新能源车企格局趋势研判:两超多弱走向两超多强。2023年国内前10家新能源品牌市占率预计达到76%(2022年预计62%),且CR2(特斯拉+比亚迪)份额稳中微降(由38.5%降至37.1%),理想+长城/吉利/长安等车企份额持续提升。
1)渗透率30%-50%消费者诉求:性价比更高+更安全的电车!智能不是必选,但有比没有更好。2)该阶段产业技术创新进展:电动化:延续性技术创新主导且降本增效是关键!智能化:L2加速普及但L3+还在导入期。3)【疫情+逆全球化】对汽车供应链重塑以2022年7月为节点渡过最难危机阶段,保交付依然是重心,但车规级要求更需要均值回归,专业化分工与垂直一体化或将分庭抗礼。4)最终会导致车企竞争要素发生新的量变:【技术研发+供应链】权重降低,【产品定义+营销渠道】权重上升。
受特斯拉降价冲击程度:新能源品牌按照价格带/品牌力/新车型不同受冲击大小不同。受冲击较小的品牌多处于较高价格带&有差异化定位&较强品牌力,以理想/极氪/蔚来为代表;受冲击适中的品牌为与特斯拉相比仍有价格优势,所受降价压力多来自于行业性普降带来的消费者观望情绪,以深蓝/埃安为代表;受冲击较大的品牌以小鹏/哪吒/问界/欧拉为代表。燃油车由于能源类型差异导致冲击传导进程较慢,但由于燃油车内部竞争已经较充分,内外夹击下最终影响巨大。用户心智方面原油车用户考虑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合资品牌由于自身电动化进程较慢+受比亚迪等新能源品牌全价格带冲击,全年预期普遍较低;宝马/奔驰有相对固定的高收入消费阶层,所受冲击小于油车行业整体。
折扣水平:新能源品牌终端普遍跟进折扣,燃油车品牌普遍折扣维持在较高水平。新能源品牌终端折扣水平普遍在10%以内;燃油车中,合资品牌折扣幅度在15%以上,自主品牌平均折扣水平在10%以内,宝马/奔驰折扣力度在7%-9%。
终端需求:2月客流普遍恢复但转化率相对偏低。各品牌客流普遍表现较佳,回到2022年11月水平。核心原因包括疫情放开消费信心得到部分修复+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降价影响广泛吸引客流。客流恢复优于订单,有效转化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为年前消费透支+观望情绪较多。
投资建议:2023年超配新能源市占率大幅提升的整车公司!综合基本面+估值分析:
板块弹性排序:港股整车>A股整车
港股整车配置:超配【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标配【比亚迪】
A股整车配置:超配【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标配【比亚迪】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