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特斯拉机器人开启全新交互入口,bots时代真正到来

[复制链接]
查看: 9|回复: 0

6

主题

6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吴砚靖.邹文倩 发表于 2022-7-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据彭博社6月21日消息,马斯克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接受彭博社总编辑JohnMicklethwait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TeslaBot“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将在今年9月30日举行的AIDay上现身。而此前6月3日,马斯克曾在推特上称,特斯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能够运转的人形机器人原型,他还特意为此将特斯拉的第二个AIDay推迟到9月30日(原定8月19日)。马斯克称,“擎天柱”基本上可以做任何人类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执行一些危险、重复或无聊的工作,第一版机器人有望在2023年投入生产。
巨头入局作用不容小觑,继PC、手机、智能电动车之后,新一代智能终端“机器人”生态全新起航。人工智能技术与市场逐渐趋向成熟,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据IDC预测,2022年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内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总收入将增长19.6%,达到4330亿美元,并将在2023年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预期发布原型机,未来特斯拉有望升级为两大核心产品线:Model系列电动车和Optimus系列机器人,马斯克表示“擎天柱的价值将超越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和全自动驾驶汽车业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机器人”有望成为继PC、手机、智能电动车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成为全新的人工智能载体,并开启全新交互入口,机器人生态培育又将进一步反哺人工智能加速飞跃。
任何一代智能终端,都对应自己的应用生态。PC对应桌面互联网,智能手机对应移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对应车联网,“机器人”对应“元宇宙”。每一代应用生态对应的要素包括:1、能源供给;2、算力平台;3、操作系统;4、终端形式;5、网络形态。通常,能源供给要素决定算力平台级别,算力平台级别决定交互方式,而交互方式和网络连接能力(带宽、时延、连接数)会决定着应用生态。当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AI芯片及边缘计算能力取得突破进展,新一代交互方式正呼之欲出,作为虚拟世界载体的“机器人”将成为元宇宙时代与“虚拟人”并行发展的重要交互入口。
特斯拉机器人延续“纯视觉技术路线”,AI视觉智能迎来增量市场。我们认为,通常意义来说,机器人主要包含三大核心技术模块:感知系统、智能AI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感知系统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的前端感知层(图像、语音等传感器、雷达、压感、光感等专用传感器等),相当于人的眼、耳、鼻、皮肤等;智能AI系统包括负责数据整理和算力处理的存储器和智能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特斯拉之前已透露,TeslaBot“擎天柱”头部将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并与汽车共用AI系统——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系统;运动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和运动执行系统(传动器、控制器、减速器、防震器等)等。除此之外,其他结构件不作为核心技术模块单列。
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上游先期受益: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硬件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硬件部分除了包括关键的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之外,还包括体现算力水平的AI芯片,软件部分包括底层操作系统、以及中上层感知、认知、决策软件;中游涉及机器人本体制造,机器人本体是各个场景服务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体制造的技术难度集中在加工工艺和整机结构设计两方面,是机器人执行命令和运动的基础,需要企业重资产投入;下游涵盖系统集成、销售及售后服务,主要面向市场及用户。
人口红利消失叠加后疫情时代,需求侧或处爆发前夜,万亿bots蓝海市场正式开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因素影响下,bots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新冠疫情刺激了制造业为解决“用工荒”而提高生产自动化的需求,无接触配送等服务也助推了服务机器人需求量高增。目前产业供应链虽然格局未定,但在本体制造环节,机器人需要不断提升控制产品成本的能力,或加速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到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我国政府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即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0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10年黄金增长期。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机器人bots时代到来,产业链受益公司包括海康威视(002415.SZ)、中科创达(002415.SZ)、中科曙光(603019.SH)、科大讯飞(002230.SZ)、虹软科技(688088.SH)、拓尔思(300229.SZ)、商汤-W(0020.HK)、格灵深瞳-U(688207.SH)、石头科技(688169.SH)、云从科技-UW(688327.SH)。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原型机发布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生态构建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科技导致的供应链风险;疫情反复导致的下游需求不稳定的风险。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