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周报:特斯拉bot再掀机器人热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9|回复: 0

13

主题

13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李哲.赵璐 发表于 2022-7-1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关注:捷佳伟创、埃斯顿、杭氧股份、浙江鼎力
本周核心观点:当前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行业景气度较高,带动设备需求旺盛。疫情期间压制的扩产需求有望批量释放,设备厂商有望收获批量订单。技术变革进行时,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设备需求不容忽视。
特斯拉将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近期,马斯克宣布将于9月30日举办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其任务主要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和无聊的工作。人形机器人的高适配性可以打通工业、商用、家用场景限制,整合各类应用的市场空间;同时,其有望成为继手机、汽车以后的又一应用入口,商业价值不菲。因此,科技企业预计将争相入局,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人形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到2030年有望达到万亿市场规模。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15%的劳动力比率将被机器人替代。其中印度、中国、美国、德国替代比率分别为9%、16%、23%、24%。然而,并非所有机器人均需要做成人形,根据应用场景,我们认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中部分机器人适合制造成人形。按照单个机器人价格16.72万元人民币计算,预计到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5亿元,到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3908亿元、1.9万亿元。其中,预计我国人形机器人年市场规模到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754亿元、3762亿元。
上游零部件在总成本占最高,盈利水平最强,三大主要零部件是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据OFweek机器人网数据,机器人产业链三大主要零部件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在总成本中占比分别为31%、10%、20%,平均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0%、25%、35%。中游机器人本体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为24%,但其成长空间相对上下游较为有限,平均毛利率约为15%。下游系统集成商是市场推广的主要承担者,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为14%,由于下游应用广泛,因此集成商业绩弹性更高,平均毛利率在35%。目前,纵向一体化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厂商均在积极布局。
人形机器人可能的硬件解决方案:1)减速机:与通用减速器相比,机器人关节处的减速器需要具有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质量轻、易于控制等特点。谐波减速器基本可满足负载要求。在一些刚性、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也可以使用行星齿轮减速器替代,但可能会降低使用效果。2)伺服系统:机器人的伺服电机需要具有快速响应性、启动转矩惯量比大、控制特性的连续性和直线性。在腿部、手部等与外界互动较多的地方,存在日常冲击,伺服系统需具备承受大电流的能力。3)散热:人形机器人运算量很大,除传统的风冷、液冷、散热、导热材料等散热方式,也有一些新型方式,如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使用水凝胶材料制造的“排汗系统”。4)传感:人形机器人需要位置觉、明暗觉、色觉、形状觉、接触觉、力觉、滑觉、听觉传感器等诸多传感器。据中国传动网,特斯拉即将推出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运用了特斯拉最先进的AI技术,头部配备了与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这意味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延续了以视觉为主的传感技术路线。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汇川技术、禾川科技、兆威机电。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