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行业:银行中报催化在即,宏观微观利好共振

[复制链接]
查看: 15|回复: 0

27

主题

27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林加力 发表于 2022-8-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行业相关投资机会,上市公司建议关注:优质区域银行,如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
理由
微观方面我们预计财报表现良好。二三季度银行行业不良率继续下降,银行行业的不良贷款周期为20年,经济短期波动不会引起其不良率波动。同时银行行业收入及息差等其他指标均表现良好。虽然存在7月份地产事件扰动,但已发布业绩快报的银行股均呈现上涨趋势。7月份银行指数表现较弱,原因是区域性银行规模较小在指数中占比不高,指数主要构成为还未发布业绩快报的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我们预计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中报营收增速与其他行业相比表现良好,和一季报基本持平。我们预计其利润增速将高于一季度,不良贷款率将继续下降。浙江省及江苏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持续下降多年,业绩表现稳定良好,我们继续推荐江浙区域的优质小银行。
宏观方面数据整体表现良好。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实际情况并未如市场预期般呈现负面。7月出口增速小幅提高。货币政策表态没有变化,7月底以来,同业拆借利率大幅下降,同业隔夜拆借利率跌至1%左右的低位,原因是财政整体投放力度较大,银行流动性增加,在央行不主动回收流动性的情况下,银行及市场流动性将非常充足。财政方面,政府债发行力度持续加大。信贷方面,政府继续要求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海外超预期加息情况下,国内银行行业相较其他行业回调风险较小。
根据7月票据利率或调研结果推断信贷增长不佳有失偏颇。一是根据票据利率推算贷款情况并不准确。每年7月份票据市场收缩、票据供给到达低谷。即使银行没有超额贴现需求,票据贴现利率也将因为票据供给的季节性收缩而下降。二是不同类别银行贷款投放分化较大,信贷投放调研结果受被调研银行类型影响。银行行业贷款投放存在结构分化,股份制银行相对较弱,但大行和优质区域小银行投放较好,政策性银行受政策支持新增了贷款额度,6月以来贷款投放相对更好。
风险提示。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恶化;金融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