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汽车一体压铸行业深度报告:汽车制造革新,一体压铸蓄势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汽车一体压铸行业深度报告:汽车制造革新,一体压铸蓄势待发
[复制链接]
查看:
18
|
回复:
0
朱朋
当前离线
积分
89
29
主题
29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积分
89
收听TA
发消息
朱朋
发表于 2022-8-1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续航、产量、成本问题日益突出,特斯拉引领的一体压铸技术同时满足轻量化、提效、降本需求,车企纷纷跟进布局,应用部位不断拓展,一体压铸渗透率和单车价值齐升。我们预计2025年一体压铸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20亿元,4年CAGR133%。一体压铸行业门槛较高,具备设备、材料、模具、工艺和资金五大壁垒,产业链中压铸企业综合壁垒最高,叠加规模优势与客户优势,国内头部压铸企业有望赢得较高市场份额,看好未来发展前景,重点推荐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
支撑评级的要点
轻量降本提效凸显,特斯拉引领一体压铸风潮。一体压铸替代了传统冲压和焊装工序,汽车制造工艺迎来颠覆性革新。一体压铸技术能使1)整车质量减轻10%,续航里程增加14%;2)单车生产周期缩短至传统车企1/3;3)电池成本降低6000元,制造成本下降40%,特斯拉量产验证可行性后,国内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纷纷布局,一体压铸已成必然趋势。
设备-材料-模具-工艺-资金五大壁垒,看好制造端企业。设备端,一体压铸结构件尺寸和结构复杂度跨越式提升,6000T以上超大型压铸机设计生产难度较高。材料端,热处理易引起超大型压铸件良品率下降,免热处理材料存在研发壁垒。模具端,一体压铸模具设计难度体现在冷却系统、浇注系统、排溢系统和模芯结构等方面。制造端,压铸厂综合壁垒最高,长期积累工艺经验直接影响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超大型设备投入和就近配套大幅提高资金门槛。
一体压铸行业量价齐升,市场空间达220亿元。我们预计一体压铸由特斯拉、国内新势力主导,主要运用于B级及以上新能源车型。结合量产情况,我们预计一体压铸技术将快速渗透,2025年后地板/前地板/电池托盘渗透率达25%/15%/10%,2025年一体压铸市场规模将达220亿元,4年CAGR133%。2025年之后,随着传统车企技术普遍落地,应用部件不断拓展,一体压铸渗透率和单车价值量将加速双增,市场空间广阔。
整车厂与压铸厂共存,份额向头部压铸厂集中。目前除特斯拉完全自制、小鹏部分自制外,蔚来、高合、理想等车企均选择与压铸厂合作,头部压铸厂在设备、材料、模具、量产进度和客户定点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我们认为,受益于行业壁垒和规模优势,中短期市场份额向头部压铸厂集中,长期整车厂自制与压铸厂合作模式将共存,国内压铸厂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并成长为全球性龙头。
投资建议
一体压铸行业空间广阔,重点推荐一体压铸布局领先的头部压铸企业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建议关注立中集团。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一体压铸技术应用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4)一体压铸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8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