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点评:小米人形机器人首亮相,未来机器人打开想象

[复制链接]
查看: 9|回复: 0

26

主题

26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满在朋秦亚男 发表于 2022-8-1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介绍
2022年8月11日晚雷军年度演讲上,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正式亮相。根据雷军介绍,CyberOne身高177厘米,体重52公斤,其拥有1,聪明的大脑: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2,发达的小脑: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控制全身13个关节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最高时速3.6km/h;3,敏锐的视觉:MisSense视觉空间系统,三维重建真实世界,8米内深度信息精度可达1%;4,强健的四肢:全身5种关节驱动,21个驱动模组,动力峰值扭矩达300Nm,峰值扭矩密度为96Nm/kg;5,灵活的反应:能实现各自由度0.5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根据雷军介绍,目前该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在60-70万元,暂时无法量产,但会持续探索未来智能机器人技术,看好其在生活、工作以及制造领域的应用。。
行业点评
人形机器人技术集成难度更高,是未来智能机器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小米CyberOne的研发涉及包含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觉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相比于仿生四足机器人而言,人形机器人研发难度更高,需要性能更强大的电机、更多的机身自由度、复杂的人形双足控制算法。此前,特斯拉计划在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上,发布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Optimus(擎天柱),当下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已成为科技厂商的热门赛道。根据雷军介绍,人形机器人是打造一个“连接人与万物”科技生态的探索过程,也是未来智能机器人的重点发展方向,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通用产品。
受益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电机、减速器、结构件等关节零部件有望受益。人形机器人赋予机械智能化,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逐渐渗透,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考虑到人形机器人形体空间较小,其零部件设计可能采用一体化关节,同时涵盖驱动器、电机、位置传感器、减速器等。电机方面,每个关节处需安装一个电机,从当前小米公布21个自由度来看,其电机用量可观,同时电机要求更高,其功率密度比要求更大,需要满足结构紧凑性、大力矩控制以及平衡抗干扰等,是零部件关键成本所在;减速器方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控制自重,精密减速器有望应用,但不同于工业级减速器,例如人形机器人腕关节处并非呈现规则圆形,减速器设计可能需要定制化,当下具备减速器技术优势的内资企业有望受益。结构件方面,需要机器人厂商具备较成熟机加工技术,预计主机厂和上游厂商进行定制化生产,同时从轻量化角度出发,人形机器人有望带动碳纤维、轻质合金等新领域的应用。
投资建议
小米人形机器人率先亮相,随着其机器人技术不断完善优化,我们认为国内厂商有望协作小米进行关节零部件的机加工生产,公司有望结合自身产品与上游关键零部件厂商进行定制化合作,相关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国内减速器企业: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国内工控/电机企业:禾川科技、江苏雷利;机器视觉企业:奥普特等。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市场渗透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