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周报:集采及医保谈判背景下,中药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复制链接]
查看: 12|回复: 0

48

主题

48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许雯 发表于 2022-8-16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中药Ⅱ上涨0.88%,医药各子板块涨跌互现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193.86点,上涨0.75%;中药Ⅱ报收6763.4点,上涨0.88%;化学制药报收10278.85点,上涨1.36%;生物制品报收9630.89点,上涨0.65%;医药商业报收5645.37点,下跌0.76%;医疗器械报收7949.6点,上涨2.08%;医疗服务报收9411.13点,下跌0.64%。医药子板块继续呈现出内部分化,医疗器械和化药涨幅相对靠前,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小幅下跌,中药板块表现居中。
从公司表现来看,表现居前的公司有:*ST辅仁、羚锐制药、国发股份、金陵药业、信邦制药;表现靠后的公司有:*ST吉药、康惠制药、精华制药、龙津药业、康缘药业。
中药PE(ttm)环比上升0.18倍,PB(lf)环比上升0.03倍
上周中药板块PE为19.37倍,近一年PE最大值为38.81,最小值为18.58;当前PB为2.54倍,近一年PB最大值为3.56,最小值为2.43。中药板块PE环比上升0.18倍,PB环比上升0.03倍。中药行业估值仍处于2019年年初的低位水平。中药板块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59.49%。
集采及医保谈判背景下,中药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近期黑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印发通知,对2022年7月企业自主申请价格调整信息进行公示。此次降价涉及214个品种,其中有38个是中药,且包括六味地黄丸(薄膜衣丸)等在内的近一半中药降幅超过90%。保证医院端市场,以价换量是中药企业主动降价的出发点。随着中成药集采和医保谈判的推进,叠加疫情因素,中药行业的内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独家品种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短期关注中报业绩,长期关注三大主线
目前中药上市公司有7家公布2022年中报,其中5家营收、归母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在20%-50%的公司占比为29%,在10%-20%的公司占比为14%。8月中下旬将进入中药上市公司中报密集发布期,短期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较好的标的。
中长期,我们仍然认为“政策+医药消费刚性+业绩稳增+估值优势”共同构建出中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围绕中药行业相关政策,寻找中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主线一:传承创新线,关注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政策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涵盖中医药全产业链,涉及上游中药材种植、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建设、传承创新、开放发展、医保支付、审评审批等多个方面,中药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是受益相对较大的细分领域。
主线二:政策避风港线,关注偏消费、OTC终端拓展。中成药集采相对温和,独家品种表现较好。在集采大背景之下,OTC终端的拓展可以助力中药企业平滑医院端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偏消费类中药是集采政策避风港。
主线三:关注新冠预防治疗相关中药标的。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以及国家、WHO对中医药在预防及治疗新冠中积极作用的肯定,进一步凸显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新冠疫情的常态化,我们建议关注与新冠预防治疗相关的中药产品及生产企业。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趋严;
(2)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波动风险。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