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7月数据点评:疫情扰动下呈现稳态,需求稳定复苏

[复制链接]
查看: 15|回复: 0

18

主题

18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姜明.曾凡喆 发表于 2022-8-16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项:
各航司披露2022年7月运营数据,各航司客流环比继续改善,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尽管相比2019年业务量整体仍有明显差距,但显著不同于去年同期南京疫情彻底终结暑运,即便与疫情扰动并行,民航需求亦呈现显著韧性。
政策层面目前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但在具体执行上,6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出台,大幅缩短归国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隔离天数,8月初民航局放松国际航线熔断判定标准,均显著缩短了疫情扰动对居民出行限制的影响周期,叠加国产新冠药物纳入医保丰富防疫武器,民航需求稳定性显著提升,2022年7月国内客运日航班量维持在一万班左右,8月上半月仍维持在一万班左右的水平。长期来看,绝望中孕育希望,疫情的影响终将过去,未来我们终将见到民航业再度绽放。当前民航的核心痛点在于需求被疫情持续压制,我们无法判断防疫政策何时会发生变动,但如有朝一日选择放开,民航需求有望迅猛恢复。供给端,2011-2019年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年化增速10.1%,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2020-2021年,各航司显著降低运力引进,民航运输飞机增速仅分别为2.2%、3.8%。2022年,从各航司机队引进规划看,如不考虑B737MAX复飞,年内飞机引进数量仅为3.6%,如疫情持续,实际引进速度可能进一步压低。连续的运力低增长为供需反转创造先决条件,且当前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核心公商务干线经济舱全价票天花板被不断推高,同样为未来供需反转后的运价积攒弹性。我们认为如有朝一日需求恢复,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
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影响消退后民航供需反转的大方向,在连续低运力引进,票价改革,历史高客座率的共振刺激下,民航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荐板块性的行业投资机会,推荐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评论:
各航司披露2022年7月运营数据
各航司披露2022年7月运营数据,各航司客流环比继续改善,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尽管相比2019年业务量整体仍有明显差距,但显著不同于去年同期南京疫情彻底终结暑运,即便与疫情扰动并行,民航需求亦呈现显著韧性。
分航司来看,各航司总体运投及运量水平同比有所下降,相比2019年降幅依然明显,客座率整体出现下滑,其中三大航受疫情及国门仍未全面开启影响较大,春秋、吉祥降幅较小。
国内线方面,各航司运投同比均出现下滑,但春秋航空相比2019年不论是运投还是运量均实现增长,突出低成本航空的经营韧性。
由于国际航线航班管控政策并未明显松动,国门暂未全面打开,各航司国际线运投及运量仍处于低谷,各航司国际线运投及运量相比2019年仍未有显著起色。
疫情扰动下呈现稳态,需求稳定复苏
政策层面目前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但在具体执行上,6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出台,大幅缩短归国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隔离天数,8月初民航局放松国际航线熔断判定标准,均显著缩短了疫情扰动对居民出行限制的影响周期,叠加国产新冠药物纳入医保丰富防疫武器,民航需求稳定性显著提升,2022年7月国内客运日航班量维持在一万班左右,8月上半月仍维持在一万班左右的水平。
长期来看,绝望中孕育希望,疫情的影响终将过去,未来我们终将见到民航业再度绽放。当前民航的核心痛点在于需求被疫情持续压制,我们无法判断防疫政策何时会发生变动,但如有朝一日选择放开,民航需求有望迅猛恢复。供给端,2011-2019年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年化增速10.1%,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2020-2021年,各航司显著降低运力引进,民航运输飞机增速仅分别为2.2%、3.8%。2022年,从各航司机队引进规划看,如不考虑B737MAX复飞,年内飞机引进数量仅为3.6%,如疫情持续,实际引进速度可能进一步压低。
连续的运力低增长为供需反转创造先决条件,且当前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核心公商务干线经济舱全价票天花板被不断推高,同样为未来供需反转后的运价积攒弹性。我们认为如有朝一日需求恢复,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
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影响消退后民航供需反转的大方向,在连续低运力引进,票价改革,历史高客座率的共振刺激下,民航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荐板块性的行业投资机会,推荐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