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
[复制链接]
查看:
13
|
回复:
0
邵将.郭雨蒙
当前离线
积分
5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积分
5
收听TA
发消息
邵将.郭雨蒙
发表于 2023-2-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投资摘要
新能源续航需求加速轻量化,打开铝合金市场空间。新能源三电增加车重、降低续航,带来轻量化需求。铝合金的性能、密度、成本和可加工性等综合优势突出,是现阶段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车用铝合金以压铸工艺为主,目前底盘、车身、刹车系统等用铝转化比率较低,2030年单车铝合金用量相较于2021年有望翻倍增长,假设用铝单价不变,结合我们的汽车销量测算,得到2025年国内汽车用铝量有望达653万吨,汽车铝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2610亿元,较2021年增长67%,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拉动铝合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一体化压铸浪潮将至,整车厂加速入局。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明显,特斯拉ModelY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2022年3月末,特斯拉表示柏林超级工厂一辆ModelY的完整生产周期仅10小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未来一体压铸产品有望从后底板拓展至前舱、前底板+电池托盘(三电壳体有望通过CTC车身一体化等技术进一步减重)等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万元。除特斯拉外,布局一体化压铸的企业包括:1)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小康、小米、高合等新势力车企;2)沃尔沃、大众、奔驰、福特等国际车企;3)长城、长安、一汽、吉利、东风等自主品牌。结合压机引进时间及20万以上车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布局情况来看,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迎来一体化压铸车型上市热潮,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一体化压铸件市场规模有望达299亿元。
一体化压铸上游壁垒较强,中游先行者先发优势明显。一体化压铸件相比普通压铸件体积更大、形状更复杂,需采用超大型压铸机、定制化模具、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同时在生产中需对真空环境、压射、冷却等环节严格把控,全流程品控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knowhow,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中游压铸企业仅有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几个企业一体化压铸产品试制成功。短期来看,各压铸企业前期持续投入,资本开支较大,良率受材料、模具、压机设备等因素限制,文灿作为先发企业,不断积累经验,迭代工艺,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中期来看,随着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中游标的的激增,行业竞争逐步加剧,技术/客户有望助力压铸企业破局,利好瑞鹄模具等压铸企业;长期来看,一体化压铸技术较为成熟,头部压铸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部分自主品牌整车厂有望参与中游生产,行业形成千亿市场规模。
投资建议:工艺+客户为压铸公司提升市占率的关键,推荐压铸企业拓普集团、瑞鹄模具、爱柯迪、旭升集团、华达科技,建议关注文灿股份、广东鸿图、嵘泰股份以及上游产业链相关公司力劲科技、立中集团。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2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