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银行行业事项点评:2月社融超预期,信贷开门红势头延续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银行行业事项点评:2月社融超预期,信贷开门红势头延续
[复制链接]
查看:
46
|
回复:
0
王舫朝.廖紫苑
当前离线
积分
5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积分
5
收听TA
发消息
王舫朝.廖紫苑
发表于 2023-3-1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月新增社融大幅超预期。2023年2月社融新增3.16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万得一致预测2.08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社融存量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月提升0.5pct。2月社融同比多增1.95万亿元,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共同支撑,三项分别同比多增9241亿元、同比多增5416亿元和同比少减4158亿元。
信贷开门红势头延续,结构持续改善。2023年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已经连续第三个月超出市场预期(万得一致预测1.43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信贷投放节奏前置,“开门红”势头延续。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1)企业贷款延续同比多增态势,中长期贷款仍为主力。2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700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1674亿元和6048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041亿元,表明企业信贷需求仍然旺盛。一方面,得益于政策持续发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措施陆续落地,预计带动基建和制造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另一方面,PMI已连续两个月站在50%“荣枯线”以上,景气度提升预计带动企业信贷需求上行。未来随着财政政策发力、两会后传统开工旺季到来、企业信心修复,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有望继续改善。
2)居民信贷出现回暖迹象,低基数效应与实际改善并存。2月居民贷款同比多增5450亿元,结束了连续15个月的同比负增,是2月信贷数据的新亮点。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多增4129亿元,除了低基数效应外,预计还得益于疫情影响消退后居民消费需求回升,此外,不排除有一些以短贷置换房贷的现象存在。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86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为近15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改善,或与防疫优化后房地产销售回暖有关。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2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14.9%;重点30城成交同环比涨超4成,3月局部小阳春可期。未来随着疫后复苏提振消费需求、稳地产政策落地促进房地产销售逐步回暖,居民信贷需求有望继续改善。
政府债券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贡献增量。2月表外融资合计减少8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减4972亿元,主要源自低基数效应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减4158亿元。直接融资同比多增5436亿元,主要得益于政府债券同比多增5416亿元,或表明财政前置发力效果明显,当前政策仍是促进宽信用、实体融资需求回暖的重要力量。
存款继续高增,M2-M1剪刀差走阔。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2017年以来的第二名,而且已经连续第4个月高于贷款增速水平。从结构来看:2月居民存款新增7926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一定程度上表明居民防御性储蓄需求仍然存在。未来随着疫后复苏推进、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改善、信心提升,消费支出意愿有望增强。非金融企业存款新增高达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或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信贷投放后的存款沉淀。新增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明显回落,可能与2月资本市场较为疲软相关。
M1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9pct;M2同比增长12.9%,增速较上月末提升0.3pct;M2-M1剪刀差-7.1%,较上月末扩大1.2pct。
投资建议:2月新增社融和信贷投放超预期,宽信用进程在持续推进,信贷结构明显改善,不仅企业贷款继续保持高增,居民贷款需求也出现好转,经济回暖的信号正在逐步得到验证。我们认为,随着财政政策继续发力、两会后传统开工旺季到来以及疫后消费复苏,经济逐渐向好值得期待,利好银行基本面改善。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洼地,与其坚韧的基本面形成较大反差,具有估值修复空间。银行高分红特征鲜明、股息率较高,备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未来随着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板块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此外,我们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有望加强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价值发现,促进价值回归。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率先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的国有大行,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
二是享受优势区域红利的优质个股,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
三是基本面扎实但前期受疫情和地产风险压制较多的龙头标的,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出台不及预期;风险集中爆发。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0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