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通信·卫星专题二】卫星应用潜力充足,运营环节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查看: 40|回复: 0

15

主题

15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马成龙 发表于 2023-3-14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1、卫星应用是卫星产业链的价值重心之一,当前阶段最成熟的卫星通信应用是包括电视广播业务等在内的视频业务。而低轨卫星在家庭宽带、中继回传、企业网络、海事通信、机载通信、政府及特种市场以及卫星物联网等场景有较高的应用潜力,未来十年市场的复合增长率或超过15%,市场规模突破450亿美元。
2、本文对海内外主要的卫星运营商进行梳理,并总结卫星运营商主要的商业模式:(1)开放式卫星运营商,主要包括虚拟运营商和独立运营模式,该模式下卫星运营商主要从事卫星带宽资源的出租;(2)批发分销模式,该模式下卫星运营商自建网络系统,但服务通过本地化的分销商,例如电信运营商、DTH运营商、ISP等经营;(3)垂直一体化模式,该模式下卫星运营商打通运营全链条,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4)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卫星业务。不同商业模式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从“卖带宽”到“卖流量”的区别。
3、从财务角度,卫星运营商的毛利率在35-50%区间,但成本端高昂的折旧费用以及债务融资形成的利息费用对利润的挤压较为明显。不过高轨卫星运营商业务成熟稳定,现金流状况通常较为良好。
4、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卫星通信已全面进入高通量卫星(HTS)竞争时代,低轨卫星通信厂商快速崛起,显著降低单位带宽价格,不具备高通量卫星能力的运营商很难适应HTS时代的价格压力。同时头部厂商加强全球覆盖并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卫星运营市场竞争整体呈现加剧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卫星运营商通过加强双向合作、加强垂直整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扩大收入。竞争壁垒方面:(1)资金壁垒,卫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后续需定期更新星座;(2)资质壁垒,例如卫星运营在我国需要取得电信业务资质及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3)服务壁垒,卫星运营服务的开展需要加强本地化服务能力;(4)技术与经验壁垒,运营经验与技术积累保证网络安全稳定。
5、投资建议:本文主要对卫星通信应用及相关运营商进行梳理,卫星通信后续应用市场空间广阔,提示关注相关运营商的持续发展。当然从产业链发展的逻辑顺序角度,我国低轨通信卫星的建设仍处于起步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基础。上游卫星制造环节仍是首先受益的环节,建议关注卫星通信载荷关键部件T/R组件相关产业环节,重点推荐国博电子。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