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财周观点
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情况下,A股本周依然延续上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温和通胀和经济复苏阶段,全球视野下中国资产更具备吸引力。国内疫情控制稳中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暖等因素让市场主线投资逻辑逐步由追求业绩的高确定性切换到业绩的高增长性,因此在这波上涨行情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基建如光伏、风电、特高压等板块涨幅较大。关于后市,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助力稳增长,可关注以下几个方向投资机会:
1、继续关注受政策支持且成长性较好的新能源板块:光伏、风电、储能、特高压。
2、数字基建领域,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望带动融合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下半年大规模落地建设,可关注相关受益板块:数据中心、光通信、数据安全、温控设备等。
3、传统基建领域:入汛以来全国汛情形势总体偏重,防汛抗洪需求和要求进一步提升,水利建设板块受到一定的利好支撑;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长三角地区的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和推进受到一定的影响,复工复产后这些项目的集中落地和交通物流的恢复有望带动建筑材料企业的基本面改善,建议关注水泥、钢铁等建筑材料板块。
市场一周表现
2022年6月17日周五,截止收盘,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97%,收3316.79点,深证成指上涨2.46%,创业板指上涨3.94%。板块方面,上涨前三为美容护理、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分别上涨4.89%、4.57%、4.43%;下跌前三为煤炭、钢铁、石油石化,分别下跌5.80%、3.06%、2.36%。
基建相关板块中风电设备、通信设备、电网设备涨幅靠前,分别上涨7.44%、3.42%、2.88%,跌幅榜前三为工程咨询服务、普钢、交通运输,分别下跌2.41%、2.32%、1.70%。
行业动态
6月17日下午,水利部召开推进“两手发力”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发布会表示,今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要超过8000亿元、争取达到1万亿元,迫切需要落实“两手发力”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利用金融信贷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资金需求。(中国水利网)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第一阶段带电调试工作近日顺利完成。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输送电力超过300亿千瓦时。工程线路全长超2000公里,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5地。(iFinD)
《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三年行动方案》重点项目推介及政银企业对接会6月17日在武汉举行。这是近5年来,武汉市首次以政银企对接方式,向社会资本集中打包推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批推介的22个项目总投资1676亿元,其中包括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江汉九桥等15个城乡建设项目;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公路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等2个综合交通项目;汤逊湖流域治理二期工程等2个“四水共治”项目等。(新华网)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谈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透露,从目前掌握的储备项目情况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干企业将加大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特别是社会资本投资潜力较大。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选择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发展基础较好的中西部中小城市集中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重要的融合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围绕规划、网络、用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推动各枢纽节点建设尽快落地生效。(中华新闻网)
公司动态
隧道股份(600820):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投资标的名称及金额:鄄辉高速、郑新高速、长修高速东延项目合计匡算总投资约为人民币186.6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约为130亿元,项目资本金预计为37.3亿元。采用BOT特许经营模式。(iFinD)
浦东建设(600820):公司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标金额总计为人民币82,780.3273万元。(iFinD)
中国建筑(600820):2022年1-5月新签合同总额10473亿元,同比增长9.1%。(iFinD)
【点击查看PDF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