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新器械-影像行业专题:核心三问,窥影像设备技术兴替和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4|回复: 0

261

主题

261

帖子

7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7
杜向阳 发表于 2022-6-24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与三问:影像设备与IVD同为医生的“火眼金睛”,在临床“洞察先疾”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一方面,影像设备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领域,长期被海外巨头“GPS”把持,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从“产业发展-终端运用-配置监管”等多环节支持国产企业的发展。站在中国制造2025前夕,见证手机、汽车、航空等诸多领域崛起,我们不禁要问“影像赛道是否如是?“本篇报告,重点聚焦影像产业链三大核心问题:1)技术层面,影像设备的技术趋势以及国产龙头的技术水平如何?2)市场层面,行业驱动力以及如何评估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潜力?3)海外复盘,战略上的启示以及看国产企业该如何成长?
技术趋势篇:2016~2025年是中国影像设备高端突破的关键10年。X射线成像(X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超声成像(US)、磁共振成像(MRI)、分子成像(MI)临床上各有运用场景。从技术难点看,主要集中在1)XR领域的探测器;2)CT领域的探测器、高容量CT球管、滑环转速;3)US领域的二维面阵探头、实时三维成像技术;4)MRI领域的磁体模块、射频模块、梯度模块;5)MI领域PET子系统的探测器模块并融合CT/MR的难点。总体上影像设备呈现部件高端化、软件智能化、外观小型化、时间快速化、诊疗精准化、多模态融合的共同趋势。“十三五”期间国产影像龙头企业突破了高端MR、高端彩超、高层CT、MI等产品的制造,但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十四五”期间,影像设备领域将进一步加大基础攻关和超高端产品升级,待2025年前技术突破,国内影像产业链将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市场格局篇:千亿赛道的量价模型和国产王者。影像设备是一个大市场,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出厂端)为537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千亿,主要驱动力来自患者检查需求和医疗检查能力供给的增加。预计2020年DSA、CT、US、MRI、PET-CT的每百万人保有量分别为4.6、21.4、157.1、8.6、0.61台,相比发达国家平均每百万人保有量33、65、600、43、5.8的配置水平,分别为有7、3、4、5、10倍的差距,未来10年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搭建量价模型,根据保有量、设备更新周期、出厂单价以及结构变化假设,测算2030年的CT、US、MRI市场有望超过200亿元,DSA有望超过100亿元,PET-CT有望超过50亿元,其中DSA、MRI、PET-CT未来10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10%。从竞争格局角度,鼓励进口替代的政策不断,影像赛道国产化率有望提升,目前DSA、CT、US、MRI、PET-CT的国产化率(量)分别为10%、45%、35%、40%、30%,高端领域国产化率更低,从产品布局,国产中联影、东软、万东的产品较全,从细分领域看国产龙头逐渐形成,如如MR、CT、MI领域的联影医疗,超声领域的迈瑞医疗、DSA领域的万东医疗。
海外复盘:成长之路启示与估值探究。GE、Philips、Siemens为三家国际影像巨头,2021年影像业务体量分别为130、82.3、121.1亿美元,三家目前各有所长:GE的US、MI,西门子的MRI、CT,飞利浦的IXR,皆属于行业标杆,历经百年沉淀,三家龙头仍在影像领域布局前沿方向。通过复盘比较,我们认为国产企业可以从以下5点探寻成长方向:1)多产品布局影像市场;2)增加并购;3)国内份额提升领先份额;4)国际化出海打开增量市场;5)直销客户通过经常性收入提升客户黏性。而海外巨头目前估值并不高,如何看待国内影像企业的估值呢?参照巨头,以国内龙头企业远期做到100亿美元收入的瓶颈期,如果盈利能力指标不优于国际龙头,那么估值上限在2000亿元左右(3PS左右)。如果能够凭借国内制造业优势,维持60%左右毛利率、25%左右净利率,那么预计国内影像公司的估值中枢会高于进口企业,估值可以看到4000亿元(30PE左右)。
投资建议:从行业空间大、复合增速快、国产化率低等角度,建议重点布局DSA、MRI、US、PET-CT细分领域。结合企业业务体量、盈利能力、渠道品牌、研发和人效,主要标的: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开立医疗、祥生医疗。同时关注产业链上游X射线平板探测器龙头奕瑞科技、康众医疗。
①联影医疗:国产影像设备王者,产品布局全面,CT、MRI、MI领域国产份额第一,GXR份额国产第二。
②迈瑞医疗:国产器械龙头,彩超设备龙头,国际化能力强,5-10年内有望成为全球器械前20强的巨头。
③东软医疗:产品布局全面、历史悠久,在DSA、CT、MI领域处于国产第二,国际化率20%。
④万东医疗:产品全面,GXR、DSA国产第一,MRI国产第二,美的入主带来研发资金和品牌协同。
⑤开立医疗:超声+内镜龙头,超声份额仅次迈瑞位列第二,高端产品逐渐打开三级医院市场。
⑥祥生医疗:便携超龙头,超声出海国产第三,国际化率87%,掌上超声有望放量。
⑦奕瑞科技:XR、CT、齿科CBCT上游探测器龙头,掌握非晶硅、IGZO、CMOS、柔性基板四大技术。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