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7月4日,华为发布全新中大型SUV问界M7,售价31.98-37.98万元,新车预计8月开始交付。尺寸方面,问界M7的长宽高分别为5020/1945/1775mm,轴距为2820mm。动力部分,问界M7将会搭载1.5T四缸涡轮增压增程器+华为DriveONE电驱动组成的增程式动力系统。整车采用40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WLTC后驱纯电续航165km,百公里油耗6.85L。此外,新车将配备全新鸿蒙OS智能座舱。
评论
华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向,与生态圈伙伴共同做大蛋糕,加速汽车供应链国产替代。问界M5/M7主要展示了华为在整车设计、智能座舱以及三电领域深耕多年的成果,智能驾驶领域暂未采用自研的MDC自动驾驶平台。智能座舱内多模态的人机交互从感知(面部识别/手势控制)和信息显示(全液晶仪表/HUD)两方面改善驾驶体验,作为核心的电驱电控集成化多合一趋势明显。未来五年,我们判断智能驾驶仍以L2/L2+级为主,伴随着的是功能、场景的深化以及ADAS单车价值量的提高。我们看好华为引领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软硬件集成能力,有效整合分散的产业链,加速供应链国产化替代进程。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电子半导体大有可为。问界M7继续搭载华为鸿蒙OS生态,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在硬件、软件和应用生态等全产业链的无缝共享。华为电驱动系统经过结构集成向系统集成的演变,逐步实现高性价比的小型化与轻量化。M7搭载标配L2+级辅助驾驶,看好ADAS产品单车价值量的提高以及国产替代进程。未来我们继续看好新能源智能汽车受益产业链。传统燃油车芯片约为300颗/车,智能电动汽车芯片的数量在2000颗/车以上。预测2021年到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以10%的CAGR增长,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将达到73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我们持续看好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给电子半导体带来的机会,重点看好斯达半导、纳芯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舜宇光学、瑞可达。
从近期自主品牌的新车发布,我们看到了如下趋势:1)算力不断提升,释放了更高阶的智能交互需求。目前智能座舱竞争趋于激烈,多屏交互及多维信息交互可能成为未来竞争差异点。具备多屏优势的德赛西威,具备车载多维交互能力的科大讯飞、商汤、虹软等公司有望受益。2)具备软硬件全栈能力的Tier1可能更加受益。未来信息交互的维度可能更加复杂,这对各类传感器之间信息的快速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整体发展,共性的基础软硬件更可能由平台型tier1提供,从而获得规模效应。基于此,我们认为德赛西威、四维图新等具备软硬件全栈能力的tier1有望持续收益。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小康股份(整车),均胜电子、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经纬恒润(ADAS),光庭信息(汽车软件),中科创达(软件架构),斯达半导(IGBT)、纳芯微(车用模拟),(智能座舱)。
风险提示
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量产交付进度不达预期;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点击查看PDF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