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国常会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2H2项目建设提速可期

[复制链接]
查看: 8|回复: 0

51

主题

51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苏多永.董文静 发表于 2022-8-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行业一周行情
一周行业涨跌幅。本周(7.25-7.29)建筑装饰行业(SW)下跌1.97%,弱于上证综指(-0.51%)、沪深300(-1.61%)、深证成指(-1.03%)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7位,行业排名与上周(第22位)相比下降5位。分子板块看,钢结构(3.25%)和化学工程(1.80%)板块实现上涨,基础市政工程板块表现最弱(-4.17%)。一周个股表现。本周中信建筑行业中共有46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31.51%;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1.97%)的公司数量101家,占比69.18%,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较上周有所减少,本周表现超过行业涨幅的公司家数与上周相比有所增加。行业涨幅前5为日上集团(44.35%)、奇信股份(27.60%)、百利科技(12.68%)、创兴资源(11.58%)、大千生态(10.87%);本周行业跌幅前5为中工国际(-6.56%)、设计总院(-7.32%)、*ST美尚(-9.41%)、名家汇(-11.93%)、豪尔赛(-12.64%)。
行业估值。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7月29日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TTM)为10.66倍,行业市净率(MRQ)为0.93倍,行业市盈率和市净率较上周相比均有所下降。与SW一级行业横向比较,建筑行业PE位居倒数第4位,高于钢铁、煤炭、银行;PB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倒数第3位,高于房地产、银行。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为中国铁建(3.95)、中国建筑(3.96)、中国中铁(4.98)、陕西建工(5.20)、山东路桥(6.85);市净率(MRQ)最低前5为中国铁建(0.47)、中国交建(0.57)、中国中铁(0.60)、中国建筑(0.61)、东方园林(0.64)。
行业动态分析
本周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相继召开,总体上稳增长基调不改,下半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扩大有效投资成为本周各会议重点强调内容。
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明显提升,专项债发行规模接近2022年批复限额,对下半年稳增长上,政策导向不变,同时行业基本面改善也更值得关注。下半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本周各会议的重点关注内容,前期下发的资金以及储备的项目有望在下半年形成落地的实物工作量,进而反映在公司的订单和业绩水平改善上。此外,地产领域保交付目标明确,或可更积极看待地产链设计及消费建材企业下半年基本面改善预期。
根据近期部分公司发布的1-6月新签订单情况,总体看来,多家公司实现新签订单的同比正向增长,部分公司新签订单增速超预期,行业龙头基本面整体向好,全年业绩释放值得期待。
此外,前期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对盈利水平的担忧有望在下半年得到改善,龙头企业盈利水平或呈现一定程度提升,叠加政策加码预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建筑光伏及装配式建筑等建设目标明确,“建筑+”逻辑有望逐步兑现,2022Q3基建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提升。
本周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国常会强调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使用。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条件成熟、有效益、能尽快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并联审批,依法依规加快手续办理,在三季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建设推进上,发改委召开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优先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支持规划内的项目,支持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尽快向符合条件的项目投放资金,加快开工建设,抢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时间窗口。本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规划》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根据本次《规划》提出的八大重大行动,城市建设内容主要方向包括:城市交通设施体系化与绿色化提升行动、城市水系统体系化建设行动、城市能源系统安全保障和绿色化提升行动、城市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城市居住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行动。
区别于传统基建领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领域,更注重城市内部设施提升,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城市交通、市政管网、电网领域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城市轨交、管材、市政建设和配电网建设优质标的。
我们认为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重点领域仍将集中在水利、电力和城镇化建设相关领域,建议重点关注稳增长主线下水利建设、抽水蓄能和电力建设板块投资机会。本周投资建议:1)房建和基建工程承包龙头标的: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山东路桥、安徽建工,
2)基建勘察设计优质龙头:华设集团、设计总院;3)水利、抽水蓄能工程承包央企和地方区域龙头:中国电建、安徽建工;4)电力建设:央企龙头中国电建和用户侧配电网工程设计咨询工程运维全产业链布局的民营企业苏文电能。
本周投资建议
目前稳增长持续加码,覆盖传统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抽水蓄能、电力建设等,基建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相关,同时财政支出力度加大,5月、6月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提升,政策实施初显成效,建筑行业两新一重建设需求明确,各地建设计划体量庞大,资金供给相对充足。
目前疫情影响逐渐放缓,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减,后续有望持续加大,本周持续建议关注受益于稳增长目标下“两新一重”优质基建标的,同时“建筑+”逻辑未来将逐步兑现,重点关注交通、水利、抽水蓄能、配电网建设和BIPV领域优质龙头投资机会,包括:
1)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电建等建筑央企,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订单业绩表现出色,估值优势显著,为基建加码的主要力量,以及稳增长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受益者;
2)中国电建、安徽建工,为水利水电板块施工建设优质标的,受益水利投资加码和抽水蓄能建设提速;
3)设计总院、华设集团,产业链前端优质勘察设计标的,优先受益基建稳增长加码以及所在省份十四五期间基建需求释放;
4)苏文电能、东南网架,新型电力建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涉足电力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建设和运维需求提升、BIPV和储能需求释放;
5)华阳国际、筑博设计,房建设计龙头,有望受益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改善以及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建设需求释放。
2022年行业投资观点
2022年建筑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政策驱动和“建筑+”多重发展
机遇,且行业处于低估值区间,投资价值凸显。
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尤其基建央企和地方基建龙头订单快速增长,助力业绩改善,将率先受益稳增长目标下的基建需求释放,同时积极布局新业务,提升综合实力,助力估值修复。近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地方专项债有发力可期,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均助力“两新一重”建设推进,基建投资提速值得期待。
建筑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围绕“建筑+”积极布局新产业,
BIPV、储能、碳汇等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部分公司新产业已初显成效,未来有望持续发力,助力公司和行业估值水平提升。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将持续深耕传统业务,围绕着传统业务进行全产业链扩张和上下游延伸,并充分受益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未来业绩释放具有可持续性。
整体来看,建筑行业既有业绩良好、估值极低的“白马”,也有布局“建筑+”、站在市场风口的“黑马”,行业整体趋势向好,具有基本面支撑和政策催化,且“建筑+”助力估值提升,看好2022年建筑行业整体走势。
中长期配置主线建议
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受益于“国进民退”和行业集中度提高,新签订单、业绩双双快速增长。同时,建筑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建筑+”时代来临,打开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在配置主线上,我们建议围绕“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及“双碳”背景下“建筑+”新业务板块积极布局:
(1)“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将充分受益“两新一重”建设,且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是“国进民退”、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主要受益者,新签订单和业绩表现亮丽,估值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央企和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同时,城轨设计和减振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城市轨交需求的释放,重点推荐地铁设计和天铁股份。
(2)基建勘察设计优质标的。设计总院,产业链前端优先受益稳增长目标下基建需求释放,十四五期间,多个省份计划基建投资规模高增,优质设计龙头订单承揽优势显著,市占率提升可期。
(3)抽水蓄能受益公司。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供电安全提上日程,储能成为解决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拥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设经营,有大多拥有水电运营资产,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发展,重点推荐安徽建工,建议关注中国电建、粤水电。
(4)装配式建筑。我们认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背景下,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要形式的装配式建筑领域将持续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和需求释放,有望成为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建议关注华阳国际、筑博设计、精工钢构、东南网架。
(5)新型电力建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涉足电力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建设和运维需求提升、BIPV和储能需求释放,推荐用户侧电力建设运营龙头苏文电能、布局BIPV的精工钢构、东南网架、启迪设计。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