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电影行业跟踪点评:博纳影业IPO获证监会核准,监管政策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电影行业跟踪点评:博纳影业IPO获证监会核准,监管政策端吹暖风
[复制链接]
查看:
13
|
回复:
0
姚天航
当前离线
积分
61
19
主题
19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积分
61
收听TA
发消息
姚天航
发表于 2022-8-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博纳影业:成立于2003年,业务覆盖影射-发行-院线-影院全产业链
业务端:公司累计出品影片超过250部,累计总票房超过400亿元,票房占比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前三,出品《长津湖》、《中国医生》、《红海行动》等,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近年来不断完善下游终端平台,2019年2月取得了院线牌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已达到101家,年度观影人次达到1800万。2021年博纳影投票房8.52亿,位列全国第九。
财务端:公司于2017/2018/2019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9.97/27.84/31.16亿元,业务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8.94%/39.36%/41.03%,归母净利润1.99/2.64/3.15亿元。由于招股书未披露最新财务数据,我们统计了2018/2019/2020/2021年公司影片票房作为参考,每年票房前五影片合计票房分别为54.13/99.71/17.31/71.52亿元。
行业观点:行业底部确认,监管政策吹暖风
博纳回A股之路,始于2014-2016年传媒行情,2016年退市时,博纳美股市值仅8.55亿美元,估值远低于A股同行,此后开启了漫漫回A路。我们认为,博纳回归如此坎坷,一方面有意外的原因,比如公司于2017年9月首次递交A股IPO申请,但马上面临国内IPO收紧寒潮,排队2年,后又因聘请的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造假事件,IPO申请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体现的是监管层对行业的担忧,首先自2017年后,基本无电影公司上市,且2017年仅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两家重资产的院线公司上市。对博纳自身来说,IPO申请于2020年11月已经过会,却在近两年后才拿到批文,这些都能表明监管层的担心。这个担心主要是:1)影视公司业绩不稳定;2)过去常常出现并购影视公司对赌期过后业绩变脸以及后续引发的商誉暴雷问题;3)明星超高片酬、偷税漏税等社会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博纳获得批文与横店收购星轶影城都能证明,影视行业在经历了多年强监管以及疫情出清后,行业已经触底,其中横店收购星轶是从市场角度来证明,龙头院线市占率提高,并且后续新建影院空间有限,目前并购已经成为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博纳确定回归A股则是政策端利好,说明监管层对于行业整顿成果与行业风险出清是认可的,此时影视公司融资出现上述三点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基于上述逻辑,博纳回归意味着政策底已经确认,同时近期行业也在逐渐经历疫后复苏,暑期档《侏罗纪世界3》、《人生大事》等影片表现优秀,《独行月球》也具有高票房潜力。我们建议关注影视行业触底回升的机会,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电影市场;投资电影播映表现不及预期;项目票房不及预期;观影需求不及预期。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7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