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关注核工业国产替代及复苏预期下的顺周期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2|回复: 0

92

主题

92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孟鹏飞.熊亚威 发表于 2022-11-1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核电核准节奏加快,核电设备发展趋势向好
我国核电机组核准节奏加快,未来5年预计每年6-8台核电机组核准开工。截至2022年Q3,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3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为全球第一。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我国核电设备发展趋势向好。
核燃料闭式循环路线确定,我国乏燃料处理能力提升空间大
我国坚持核燃料闭式循环。核工业循环产业链上游为核燃料的供应,中游为核电设备制造环节,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设备年均投资额约为540-720亿元。下游为核电站建设、运营及乏燃料处理等。据景业智能招股书预测,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产生乏燃料近2637吨,累积产生乏燃料约28285吨。政府乏燃料后处理基金支出快速增加,乏燃料离堆贮存的需求十分紧迫。目前我国后处理产能仅50吨/年,在建产能也仅200吨/年(预计2025年运营)。
乏燃料处理运输容器、核工业智能装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乏燃料储运容器性能要求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根据立鼎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乏燃料运输容器主要为从美国采购的NAC-STC型(两台,单台价格3000万美元)和Hi-star60型商业压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核工业机器人是可应用于核电站反应堆退役处理领域的特种机器人,行业准入门槛高,主要参与者以法德企业为主。国内玩家以景业智能为主,但市场份额仍较低。根据景业智能招股书,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厂在2035年前的智能装备投资(包括核工业机器人)规模将达1013亿元至1351亿元,市场空间广阔,国内企业有望迎国产替代机遇实现较大增长。受益标的:科新机电、景业智能。
宏观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建议关注顺周期投资机会
宏观经济呈结构性复苏态势,制造业驱动力持续增强。从制造业投资数据来看,3季度制造业投资数据已迎来向上拐点,2022年9-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同比增速均超过90%。9月央行设立2000亿设备再投资贷款,利率1.75%,四季度制造业投资景气度有望维持。受益标的:(1)基建上游的传统设备,如恒立液压、浙江鼎力。(2)固投和开工率上行的设备,如刀具(欧科亿、华锐精密),机床(秦川机床、宇环数控、拓斯达等)机器人(埃斯顿、拓斯达、汇川技术等),(3)消费相关设备,如宏华数科,爱科科技,杰克股份、银都股份等。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