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周报:全球最大规模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开工

[复制链接]
查看: 20|回复: 0

482

主题

482

帖子

14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50
孙灿 发表于 2023-2-2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财周观点
2月16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电光伏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开工,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建设的绿氢示范项目,光伏和风电装机规模分别为270兆瓦和450兆瓦,利用天阳能和风能发电制取氢气,年制氢规模3万吨、制氧24万吨,用于配套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降碳,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3万吨/年。该项目将进一步探索绿氢在煤化工中的应用场景,与其他绿氢项目共同构成绿氢利用的产业新模式,共同促进我国氢能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建议关注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市场一周表现
本周氢能源指数下跌0.55%,上证指数下跌1.12%,沪深300指数下跌1.75%。个股方面,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航天晨光(600501.SH,22.17%),和远气体(002971.SZ,19.19%),昇辉科技(300423.SZ,18.40%);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德尔股份(300473.SZ,-14.92%),美联新材(300586.SZ,-7.89%),晨光新材(605399.SH,-7.22%)。
行业动态
2023年2月10日,首届“氢能和氨氢融合新能源仙湖科技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现场,超30位院士齐聚位于丹灶镇的仙湖实验室,围绕氢能和氨氢融合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讨。本次大会上,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重要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揭牌,预计将为佛山带来产值超400亿元。(北极星氢能网)
2月13日,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四平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计划到2025年,全省风电规模达到2200万千瓦,光伏发电规模达到800万千瓦,拟通过提升全省电力消纳能力、发展制氢产业、新建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外送等措施确保新能源电力足额消纳。拓展电力消纳空间,推进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制氢等产业落户园区。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制备、储能、动力电池等装备为重点,引进拥有核心技术的头部企业和拥有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落地四平市。发展风电整机配套、风塔、铸件、叶片等风电装备产业链。打通新能源到氢能产业链,以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为重点,带动制氢、储氢、加氢产业装备制造和研发。(北极星氢能网)
2月14日,南京市工信局发布了《南京市加快发展储能与氢能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南京市力将建成3座加氢站,推广300辆燃料电池汽车。(北极星氢能网)
2月14日,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轿车全场景规模化示范运营项目“南沙氢跑”正式启动,针对消费者不同出行需求设计了短租车、固定巡游车和网约车三大体验项目,将于3月正式上路,广大市民可零距离接触和驾乘氢能源汽车。(北极星氢能网)
2月14日,嘉兴市本级首座加氢站——岗山路综合能源站正式投用,国富氢能提供设备。设计采用35MPa加氢工艺,加氢规模为1000kg/d,可满足100辆公交车或60辆货车每日的用氢需求。加氢项目投用后,这里也成为嘉兴市本级首座集加氢、加气和充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北极星氢能网)
公司动态
雄韬股份(002733.SZ):2月13日,雄韬股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京山市政府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公司计划在京山市逐步建设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氢能源电堆及发动机系统三大生产基地,实现公司整体搬迁回归。公司计划投资总额约105亿元人民币,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选址在永兴街道,位于盘堰路以东、轻机大道以南、金颖新材料项目以北、达权公司以西,规划用地面积约600亩,按滚动开发计划,分批供地,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生产15GWH锂电池和10GWH钠电池。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储能市场及5G通讯、IDC数据中心市场。2023年启动一期5GWH锂电池生产项目,3年(2023-2025年)内完成项目整体建设。(公司公告)
隆基绿能(601012.SH):2月14日,隆基氢能在北京面向全球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Hi1系列产品,其中,ALKHi1plus产品,直流电耗满载状况下低至4.1kWh/Nm3,在2500A/㎡电流密度下,更可低至4.0kWh/Nm3,可连续运行72小时。(北极星氢能网)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