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汽车行业专题:插混技术日趋成熟,带动上游增量部件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汽车行业专题:插混技术日趋成熟,带动上游增量部件
[复制链接]
查看:
12
|
回复:
0
尹沿技
当前离线
积分
94
30
主题
30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 积分
积分
94
收听TA
发消息
尹沿技
发表于 2023-2-2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补贴退坡影响有限
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表现超年初预期,销量达688.66万辆,渗透率提前实现工信部2025年规划,《节能减排路线图2.0》和双积分政策共同推动乘用车市场电动化转型,达到25.64%,预计2023年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车市场依旧保持较高增速。
插混成为市场新宠,消费者认可度快速提升
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连续两年实现超过140%的同比增长,相比燃油车,插混车型具备使用成本低等优点,相比纯电车,插混车型具备售价低、无里程焦虑等优点。消费者认可度快速提高,国内各大主机厂密集发布插混车型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串并联成为国内主流混动技术
根据电机位置和不同电机位置组合方式,混动技术可分为串联、并联、串并联、功率分流四条路线,在功率分流架构方面,丰田的行星齿轮功率分流专利和行星齿轮加工制造难度限制了国内自主厂商的跟进,在P2电机架构上,欧美厂商擅长的离合器技术和换挡拨叉的控制平顺性技术是国内车企自主研发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因素最终促使P1+P3的串并联结构成为今天国内主流混动技术路线。
自主混动技术百家争鸣,行业迎来黄金期
国内各大主机厂均在积极布局混动领域,目前主要混动系统有比亚迪DM混动系统、长城混动(柠檬和P2/P2+P4)、吉利混动(雷神混动和GHS1.0混动)、广汽GMC混动、奇瑞鲲鹏e+、长安蓝鲸iDD等。
混动车型快速放量带动相关供应链营收增长
与传统能源车相比,混动产业链涉及的增量部件主要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变速器等,混动专用发动机及其增量部件主要包括电子水泵、电子油泵、低压冷却EGR、涡轮增压器、集成油冷器、PRV膜片式单向阀、电控活塞冷却喷嘴、电控增压器、VVT,混动专用电机方面的增量部件主要为扁线电机,电控方面的增量部件包括逆变器、控制器等部件。
投资建议
混动市场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及新能源车市场的高速渗透,将成为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的核心增量,主机厂积极拓展混动车型,上游混动增量部件市场广阔。建议关注,发动机冷却泵龙头湘油泵、飞龙股份;汽车热管理行业领先企业三花智控;国内唯一具备研发、燃油系统标定能力(发动机、整车)的EGR生产企业隆盛科技;驱动电机制造企业方正电机、宁波双林、巨一科技、精进电动、正海磁材;扁线电机关键零部件扁线的生产企业精达股份、长城科技、金杯电工;电控系统包括英搏尔、汇川技术、菱电电控;变速箱及零部件领域包括万里扬、双环传动、德尔股份。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态势不及预期,电动化进程不及预期,混动平台技术优化不及预期,零部件厂商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2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