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数字中国《规划》定局,文化领域多处受益

[复制链接]
查看: 9|回复: 0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王晓萱.李盈睿 发表于 2023-2-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文化内容、文化数据体系建设、新型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出要求。
点评:
《规划》要求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并推动发展数字文化。《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将按照“2522”框架布局,第一个“2”指出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5”指出要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建设融合,推进文化数字化,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建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
数据产权制度将推动数据要素产业链进一步完备。基于《规划》强调建立的数据产权制度,我们认为数据要素产业链中数据交易环节的法律、确权计价标准将得以明确,数据要素的流通性亦将得到提升,数据交易所相关业务将优先受益,公司涉及浙数文化、人民网等。
数字文化产业有望在规范体系建设中收获业务增量。首先,随着数据确权计价及交易机制的完善,数字藏品交易的活跃度有望在更多数字资产价值被重估后得以提升,数藏相关公司涉及三人行、天地在线、丝路视觉、蓝色光标等。其次,《规划》提出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对推动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将起到深化作用,电子图书平台和有声书板块有望在文化内容数字化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内容及扩大受众,公司涉及掌阅科技、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
鼓励优质文化创作,关注互联网内容创作细分领域。基于《规划》对各类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引导,我们认为各类内容生产型互联网企业、UGC创作生态将有望从中受益,公司涉及哔哩哔哩、知乎、快手等。
新型文化模式迎来政策窗口期,文化展示领域有望受益。《规划》鼓励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而当前虚拟人等新型文化展示方式已处在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迭代升级中,不仅在游戏、品牌宣传、会议接待等领域已有应用落地,AIGC技术亦将对虚拟人产业的成本优化及版本的智能化升级释放潜在可能,进而催生更多应用场景,文化展示领域受益确定性较强,公司涉及捷成股份、风语筑、昆仑万维等。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