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网红测评
›
值影片单|看见女性电影工作者,她们也参与了每秒24帧的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值影片单|看见女性电影工作者,她们也参与了每秒24帧的创造
[复制链接]
查看:
15
|
回复:
0
值影君
当前离线
积分
4548
1514
主题
1514
帖子
4548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45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545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5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5451 积分
积分
4548
收听TA
发消息
值影君
发表于 2023-3-8 18: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大众的印象中,女性参与电影工作,好像只能是女明星。导演、摄影、制片,电影工业中更多更核心的岗位似乎总是缺少女性的身影。就连女明星也必须是年轻、貌美的女明星,上了年纪,片约也莫名少了许多。
就算当上了星光熠熠的大明星,在片酬上依旧与男明星有着不小的差距。在好莱坞,顶级男明星的片酬超过2000万美元,而顶级女明星往往只有一半。
这也就是电影工业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事实上,从二十世纪初电影工业诞生起,女性就成为了参与者,到六十年代中期时,已经有两百多位女性导演过电影了,但长期以来女性工作者都处于无名的状态,在各类记录之中始终缺席。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女性电影人的状况各不相同,但即便是在性别平等理念更为普及和深入的欧美,电影行业也依旧是由男性主导的,女性从业者的工作机会十分有限,在电影领域,女性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质疑,男性的视角与声音占据着主流,女性的眼光却往往被忽视。
所以,趁着今天妇女节,为大家介绍一些在整个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工作者,包括导演、摄影、制片等幕后核心岗位。至于女明星,大家都了解不少,就不做介绍了。
阿涅斯·瓦尔达,法国,导演
如果谈论电影史的话,法国电影新浪潮是绕不过去的。
谈论新浪潮的话,绕不过去的是戈达尔、特吕弗等男性导演们。
但其实在他们之间,有着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如今也被称为新浪潮祖母。
从1954年自编自导第一部剧情长片《短角情事》开始,直到2019年去世,瓦尔达几乎一生都在从事电影工作,对拍摄电影保持着狂热的创造力,经典作品不断。
虽然并非积极而严格的女权主义者,瓦尔达只是自然地将镜头始终对准女性。年轻时,她格外关注中产阶级女性的空虚和忧愁,随后她的目光渐渐倾向全球各地的底层女性,她关心她们的生存状态,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探索她们的心理变化。
60年多来,瓦尔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直至今年逝世前,她一直都是这个地球上最酷的老奶奶。
香特尔·阿克曼,比利时,导演
去年年底,老牌电影杂志《视与听》每隔十年更新一次的电影史百大最佳电影榜单,把香特尔·阿克曼的《让娜·迪尔曼》送上了第一的宝座。
力压《迷魂记》《公民凯恩》《东京物语》《花样年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
这个榜单绝非沽名钓誉的产物。
实际上,它由全球1639名影评人、策展人、学者等业内人士参与,可以可以说是当下时代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榜单。
这难免让人疑惑,这位很多人几乎完全没有听说过的香特尔·阿克曼到底是谁,《让娜·迪尔曼》又是怎样的一部电影。
香特尔·阿克曼,著名女性导演,专注于描绘女性偶然的遭遇和意外的出现,将女性的工作、爱情、欲望,作为长期关注的主题。
《让娜·迪尔曼》是香特尔·阿克曼1975年执导的电影,长达201分钟。
虽然是剧情片,但是几乎没有故事性,全片仅以数量有限的固定镜头记录了女主角在一间公寓里两天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日常生活,深刻地展示出一个被家庭问题困扰的女性。
很显然,这部电影在观感上肯定会让很多观众觉得无聊。
无聊的不是电影,而是她三个下午的生活本身,电影只是天才般地记录下这种无聊,并且成功地传递给观众。你觉得无聊可以关掉电影或者睡过去,而她觉得无聊也只能这么过完一生。
所以说,《让娜·迪尔曼》不仅是第一部女性主义的杰作,也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田中绢代,日本,导演,演员
中、日、韩,作为儒家文化浸入骨髓的三个国家,男女平权一直以来都是任重而道远。
在电影领域也同样如此。
不过因为田中绢代的出现,让长达110年的日本电影史在很早的年代就有了女性的声音。
田中绢代,本身其实也是女明星出身。
作为日本默片时代到有声片唯一屹立不倒的女演员,一生出演250多部电影,是沟口健二镜头下的银幕女神。
演而优则导,女性也不例外。早在50年代,田中绢代就开始自己的导演之路,也是日本电影史上最早的一批女性导演之一。
她有一部经典作品《月升中天》,编剧由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担任,非常好看。
故事依旧是小津安二郎所常用的“嫁女儿”,分别讲述了一家之内的三个女儿出嫁的故事,从相识、牵线、恋爱到搬出娘家,每一位女儿都是轮到自己说不出口。
所以日语中有一句流传许久的话用来代替“我爱你”,据说最初是夏目漱石的创作,翻译成中文就是“今晚的月色真美”。
凯瑟琳·毕格罗,美国,导演
本周末,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即将盛大举行,这是电影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用以鼓励那些为电影事业不辞辛苦的创作者们。
但是在这漫长的95年颁奖历史上,在最佳导演奖项上,只有位女性导演曾入围八次,获奖三名。
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当属,2010 年凯瑟琳·毕格罗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
更关键的是,那一年她打败的是《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也就是她的前夫。
同时那一晚,她以《拆弹部队》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六项大奖,当晚也被称为“毕格罗”之夜。
毕格罗最擅长的是战争、冲突题材的动作电影,从《血尸夜》到《拆弹部队》《刺杀本·拉登》。
对于这种偏离女性趣味的选择,毕格罗表达得十分直率,“我只是偏爱力量。”她也曾表示,“我并不因我是首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女导演而骄傲,我更愿意人们说我是电影人,但是如果我的成功能给女导演和年轻导演以激励,那是我最为高兴的事情。”
简·坎皮恩,新西兰,导演
正如上文所说,95年奥斯卡历史上只有三位女性导演获得过最佳导演,简·坎皮恩就是第三位。
2022年以《犬之力》拿下该奖项,但是最佳影片的角逐上输给了《健听女孩》,也算得上是世纪惨案。
简·坎皮恩导演并参与剧本编写的第一部长片是1989年的《甜姐儿》,获得了美国独立影视协会最佳外语片奖等一系列奖项。
后来执导的影片《我桌边的天使》获得199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等奖项。
将简·坎皮恩推向高峰的作品是其1993年拍摄的《钢琴课》,电影刻画了“女性觉醒”意识,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剧本奖,也使简·坎皮恩一举成为世界顶尖女性导演,且被视为“女性电影”导演的代表。
简·坎皮恩的作品向来把女性的生活体验放在故事中心,重视并尊重女性的所思所想,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主义不谋而合。
许鞍华,中国香港,导演
类似瓦尔达在法国电影新浪潮中的地位,许鞍华在香港新浪潮中,也同样的举足轻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个金马奖最佳导演,六个金像奖最佳导演,全球首位获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的女性导演,靠着一座座奖杯,就足以堆起属于许鞍华的王座。尤其是在这个男性导演几乎掌握一切话语权的行业里。
奖杯之外,更加有份量的当然是作品。导演首作《疯劫》,开启了香港新浪潮的大幕。
随后《女人四十》、《桃姐》、《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等30多部电影,许鞍华始终把镜头对准烟火人间,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与抗争,人文主义的悲悯自始至终贯穿在她的电影中。
在描述女性题材方面,许鞍华有着独特的功力和经验。在技术与商业的夹缝中生存,却依然葆有独立意识以及个人情怀,这一点也让许鞍华深受行业内认可与推崇。
瑞秋·莫里森,美国,摄影
之前说过奥斯卡95年以来,最佳导演获得者中只有3位女性导演,已经足够惨烈。
其实更惨烈的是最佳摄影这个奖项,直到2017年的第90届奥斯卡,才出现第一位入围第女性摄影师,也让最佳摄影奖成为最后一项两性皆有入围者的奖项。
当年入围的女性摄影师就是瑞秋·莫里森,代表作《泥土之界》《黑豹》。
不过她并没有成功获奖,这也就是说95年以来奥斯卡至今没有一位女性摄影师拿过最佳摄影这个奖项。
当然有很多人会为这个现状开脱,摄影机太重了,操作太复杂,女性力量不够,女性不懂技术等等。但事实上这都不是借口。
目前业界已经出现了很多位优秀的女性摄影师,中国的电影行业中也有。
比如被称为中国首位女斯坦尼康摄影师邓璐,代表作有《大象席地而坐》《相爱相亲》,肩扛60公斤的斯坦尼康,不在话下。
还比如即将上映的大鹏导演《保你平安》,摄影师钱添添也是一位女性。她的代表作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受益人》,也参与冯小刚《1942》的摄制工作。
施南生,中国香港,制片
国内目前稍微出名一点的女性制片,往往都是她们导演丈夫的幕后帮手。
比如周韵之于姜文,赵涛之于贾樟柯,韩国的金敏喜之于洪常秀其实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制片的她们其实为各自的电影项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往往会被导演丈夫的光芒所遮盖。
可能唯一无法被遮盖的就是金牌制片施南生,就算徐克的导演魅力再光芒万丈,也永远无法盖过施南生的精彩。
徐克自己也不止一次公开说过,没有施南生,可能没有今天的徐克。
虽然两位已经离婚,但依旧是最默契的合作伙伴。只要有徐克参与的电影,施南生必须成为制片之一。
施南生的能力不仅仅用于徐克身上,更是用于当年创造香港电影奇迹的新艺城上。
七人小组中,六位幕前,只有施南生一位幕后,管控一切,创造出了《英雄本色》《开心鬼》《最佳拍档》等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
当然也包括《无间道》这样的港片巅峰其实也是出自其手。
同时施南生对于内地电影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八十年代就带着香港电影的技术和经验来内地协助各大制片厂拍电影了。
想起很多年前采访时聊起的一件小事,施南生在80年代自创了一套剧组财务出入账的系统,在这之前,几乎所有剧组都没有明确的账目,导致财务十分混乱。
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但是据说到现在很多内地的制片公司依旧在沿用这套东西,可见施南生对内地电影工业带来的影响和帮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8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浏览过的版块
行业分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