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6.27-7.01日,下同),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2.3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0.71pct、跑赢创业板综指3.85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排名第12位,整体表现稳健。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2.13%,跑输恒生指数2.77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经济复苏下,关注医药消费回暖和高景气成长板块
全国疫情总体低水平波动,防控措施边际优化改善。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目前国内疫情形式整体向好,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区域疫情有所散发。同时,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进一步优化风险人员隔离管理期限,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并要求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以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
医疗服务消费+院内诊疗持续复苏。随着国内防疫形势好转,居民、企业生活恢复正常化,前期压制的需求有望得到充分释放,看好刚需属性强、行业景气度高的眼科赛道、消费类医疗和民营医院(医美、生长激素、脱敏治疗、牙科等);此外,疫情期间,部分医院停诊、控制就诊人数等特殊情况的发生,导致医疗机构诊疗人数有所下滑,建议关注前期因疫情受损的用药和耗材需求修复,包括儿科用药、注射剂、中药饮片、院内制剂以及择期类手术反弹下的器械耗材用量回升等。
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高景气成长。合成生物学有改变世界工业格局的潜力,科学家借助生命体高效的代谢系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生命体以设计合成,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和材料成为可能。除了明显的降本优势,合成生物学还能解决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碳中和等世纪挑战。根据麦肯锡的分析,原则上全球经济物质投入中的60%可由生物产生,而其中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2025年预计将达到1,000亿美元。
同时,细胞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药明巨诺、原启生物、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南京凯地、斯丹赛生物等在ASCO大会上公布了近期的临床数据。支付端上如2022年度上海“沪惠保”将CAR-T治疗药品纳入保障,截至2022年2月末,超40项商业保险,23个省市惠民保险将其纳入,支付能力的提升将更大促进创新药企的在细胞治疗领域的投入。细胞治疗市场规模2022年全球为32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18亿美元,前景广阔。国内外创新药企细胞治疗领域临床试验火热进行,利好细胞治疗CXO企业。
投资建议
维持医药生物行业“增持”评级。看好疫情后有望迎来持续反弹的院内诊疗、消费服务类医疗,建议关注康德莱、可孚医疗、欧普康视、爱尔眼科等;同时,关注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高景气成长赛道,建议关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导向型合成生物学公司凯赛生物、国内CGT研发生产服务先行者和元生物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点击查看PDF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