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汽车行业周报:重点车企陆续发布二季度业绩预告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汽车行业周报:重点车企陆续发布二季度业绩预告
[复制链接]
查看:
9
|
回复:
0
陆嘉敏
当前离线
积分
190
62
主题
62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积分
190
收听TA
发消息
陆嘉敏
发表于 2022-7-1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居前。本周(7.11-7.17)汽车板块下跌0.74%,居中信一级行业第二,跑赢沪深300(-4.07%)指数3.33pct,跑赢上证指数(-3.81%)指数3.07pct。
中汽协:2022上半年汽车销量1205.7万辆,新能源车占有率达21.6%。7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降幅比1-5月收窄5.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乘用车上半年产销结束下降,总体恢复到正常水平;商用车表现依旧低迷;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上半年新能源车占有率达21.6%。
重点公司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比亚迪、长安汽车业绩表现亮眼。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36.0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0亿元–33.0亿元,同比增长578.11%-795.11%;长安汽车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亿元–62.0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0亿元–35.0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亿元到59.0亿元,同比增长50.20%到67.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亿元到23.0亿元,同比降低19.07%到36.66%。
7月初销量相对6月表现平淡,下半年政策拉动有望推动销量持续增长。7月1-10日,乘用车日均零售4.0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6%;乘用车日均批发4.1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1%。6月是上半年的节点,各经销商努力实现较强业绩,加之地方政府部分支持政策6月底截至,因此7月初市场表现较为平淡。7月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但是由于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拉动,疫情高点已过+各车厂前期疫情期间休假充分使得汽车生产能力得到充分释放,我们认为7月汽车批发市场仍有望实现淡季不淡的局面。
本周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回落。铜均价周环比-7.6%,铝均价周环比-5.8%,天然橡胶均价周环比-6.3%,冷轧板均价周环比-11.2%,聚丙烯均价周环比-6.1%,碳酸锂均价持平。
投资建议:在复工复产+政策周期刺激下,汽车行业需求有望于疫情后回补,行业拐点向上时刻或已经来临,6月起已逐步迈入供需两旺阶段,下半年汽车产销增速有望持续上行,叠加原材料价格或逐步企稳回落,汽车板块利润率、ROE有望反转向上。建议关注两大主线:
1、β复苏:受益于政策拉动、行业景气度向上的强β龙头,整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华域汽车】等。
2、α成长: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布局较多,有望穿越周期获得成长的细分赛道龙头,如:(1)整车:处于强产品周期,在手订单充沛,产能有望爬坡的【比亚迪】。(2)零部件:优选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单车价值量保持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智能电动优质赛道:①智能座舱【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常熟汽饰、华阳集团】②线控底盘【伯特利、中鼎股份、保隆科技、拓普集团】;③一体化压铸【广东鸿图、文灿股份、爱柯迪】;④热管理【银轮股份】⑤电机电控【欣锐科技、英博尔】等。
风险因素:汽车消费政策执行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供给恢复不及预期、外部宏观环境恶化。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4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