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专题报告:回归本源,打造存款竞争力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专题报告:回归本源,打造存款竞争力
[复制链接]
查看:
11
|
回复:
0
袁喆奇.黄韦涵
当前离线
积分
95
31
主题
31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 积分
积分
95
收听TA
发消息
袁喆奇.黄韦涵
发表于 2022-8-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平安观点:
负债监管趋严,揽储迫切性提升。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来看,银行的负债构成主要来自存款、同业和长期债券发行。主动负债方面,我们看到近年来银行主动负债工具正在趋向多元化,但在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同业负债发展空间受到严格约束。因此从长期来看,行业负债管理的发展将仍然以回归本源、夯实存款为导向,存款作为最核心负债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负债管理的核心能力体现为揽储能力。
两头优、中间弱,股份行面临更多挑战。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揽储的竞争也在加剧,结构上高质量存款的增长也较为乏力,21年末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重已由16年的37.1%降至31.8%。从个体情况来看,我们发现行业负债管理能力呈现“两头优、中间弱”格局,国有大行与以宁波、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区域性银行更具竞争力,股份行中,除负债能力突出的招行外,绝大多数股份行负债成本偏高,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行业同业负债发展受限、存款竞争加剧的趋势下,股份行普遍面临更大挑战。
打造存款竞争力——零售:从网点到场景,化被动为主动。相较于对公存款,我们发现零售存款在个体间的差异更为明显,传统意义上,网点的布局和数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对于个人存款的揽储能力,站在这一角度,大行和农商行更具优势。但是面对客户需求变化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站在银行角度,当下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原先的被动获客模式向主动获客转变,关键在于如何搭建更全面、更细分的场景入口,精确匹配零售用户在金融活动各环节的需求,从银行业实践来看,我们看到以招行、平安、光大为代表的股份行正在积极布局代发、理财、生活消费等场景,充分触达零售用户从而带动存款沉淀,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打造存款竞争力——对公:从关系到价值,以服务为内核。面对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变化,银行与对公客户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存款资源的积累正在从原先的关系型业务向价值型业务转变,我们认为未来对公方面的突破口在于综合金融和数字金融两大方向。一方面,在我国融资结构向直接融资调整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综合金融对于存款的带动作用,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元的融资需求,我们看到以兴业为代表的大中型银行通过“商行+投行”的业务模式介入企业更早的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了FPA对存款的带动;另一方面,探索传统金融以外的服务范畴,深入挖掘企业客户的非融资甚至是非金融需求,以浦发为代表的股份行正在发挥自身金融科技优势,通过交易银行的创新模式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整合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从而实现客户黏性的提升。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7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