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石油化工行业深度报告:高端聚烯烃市场广阔,把握国产化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石油化工行业深度报告:高端聚烯烃市场广阔,把握国产化阶段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7
|
回复:
0
倪吉.袁帅
当前离线
积分
17
5
主题
5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积分
17
收听TA
发消息
倪吉.袁帅
发表于 2022-12-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政策支持叠加进口替代:六部委颁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中指出要创建高端聚烯烃等领域创新中心,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等产品。高端聚烯烃主要包括茂金属聚烯烃(mPE和mPP)、EVA、EAA、POE、聚丁烯-1(PB-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根据化信咨询的统计,2020年我国高端聚烯烃总产量512万吨,消费量1218万吨,自给率42%,其中茂金属聚乙烯自给率仅8.4%,EAA、POE和EVOH等产品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完全依赖进口。
催化剂壁垒高,突破在即:催化剂是我国高端聚烯烃主要的卡脖子环节,以POE为例,主要生产厂商均拥有独家催化剂,例如陶氏化学采用先进的茂金属Insite技术,埃克森美孚采用了自主研发的EXXPOL茂金属技术,日本三井、韩国LG和沙特SABIC也都有专有催化剂。国内企业正在抓紧研发,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中石化和万华化学均有茂金属催化剂的专利,扬子石化与北京化工研究院联合攻关,成功开发了中石化自有技术的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并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产出了高性能茂金属聚乙烯产品。我们认为,国内企业有望突破催化剂的封锁,实现高端聚烯烃的国产工业化。
高端聚烯烃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方面,2020年全球的mPE、mPP和POE的需求分别为2500万吨、52万吨和超过120万吨。国内需求方面,2019年国内的mPE和mPP的需求分别为92.2万吨和10万吨,2021年国内POE需求64万吨。当下mPE和mPP的需求看似不多,但我们认为,当茂金属聚烯烃实现国产化后,需求有望释放,现在之所以下游较少使用茂金属聚烯烃,还是出于供应链稳定考虑,国产化后,mPE和mPP分享的将是整个聚烯烃的市场。根据观研天下和中投产业的预测,2021年聚乙烯和聚丙烯均有超3000万吨的需求,假设10%的渗透率,则国内mPE和mPP分别拥有300万吨的市场需求。POE方面,随着N型电池渗透率的提升,POE胶膜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我们预测到2025年,光伏POE粒子需求将达到52.0万吨。
高端聚烯烃是“十四五”期间鼓励发展的产业,我国高端聚烯烃的自给率还很低,未来率先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工业化的企业有望享受超额利润。建议关注布局茂金属聚烯烃和POE粒子的化工企业的投资机会,如万华化学(600309,买入)、荣盛石化(002493,买入)、卫星化学(002648,买入)、宝丰能源(600989,买入)、东方盛虹(000301,未评级)、岳阳兴长(000819,未评级)、沈阳化工(000698,未评级),以及茂金属催化剂相关公司,如鼎际得(603255,未评级)、南大光电(300346,未评级)。
风险提示
高端聚烯烃工业化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233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