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周报:内外驱动持续共振,信创产业行稳致远

[复制链接]
查看: 14|回复: 0

2

主题

2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赵阳.杨楠 发表于 2023-2-2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外数仓巨头退出中国市场,国产数据库迎来发展良机
2月15日,全球大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巨头Teradata召开中国员工会议,宣布将逐步结束在中国的直接运营,后续将进入中国公司的关闭程序。Teradata于1997年正式进入中国,其巅峰时期曾占据中国数仓市场半壁江山,将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和实践带到中国,更培养了一批大数据人才,被业界称之为“数仓人才的黄埔军校”。
我们认为,Teradata此番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一方面源于其自身经营状况不佳,公开数据显示,Teradata的营收在2014年达到27.32亿美元的峰值,此后增速开始由正转负,2022年营收已下滑至17.95亿美元。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数据库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给Teradata等欧美企业造成了竞争压力;海外巨头的退出,既让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对国内数据库厂商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央企信创招投标持续落地,内生动力助推国产化替代
2月16日,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中国联通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产服务器占比超过40%,其中标包5和6为海光芯片服务器(18.6%),共采购10300台,采购金额8.99亿元;标包7为鲲鹏芯片服务器(21.87%),共采购12108台,采购金额为10.07亿。2月7日,中国移动发布《2021年至2022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补充采购第二期》中标候选人公示,整体国产率也超过了40%。实际上,去年10月份以来,已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交集团等涉及金融、运营商、交通等关基领域的多家国央企先后公告了信创相关的招投标结果,基础软硬件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国产化替代正在有序推进。从近几年信创产业发展来看,通过应用牵引与产业培育,国产软硬件产品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可用”,正在向“好用”的迈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发展与安全的内生动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将其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从政策预期逐步切换到业务落地,信创投资进入新节奏
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问题,为中国未来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信创产业逐步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拓展,行业信创开始发力。我们认为,2022年信创开始从党政全面走向行业,相关政策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快速迎来一轮投资机遇;2023年,信创有望与党政和国央企云化、数字化转型工作并轨同行、深度融合,相关业务有序落地或将带动信创投资进入行稳致远、久久为功的新节奏。
建议关注
基础工具:普源精电-U、鼎阳科技、坤恒顺维、霍莱沃、概伦电子、华大九天。
智能汽车: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四维图新、道通科技、虹软科技、万集科技。
工业软件:宝信软件、中望软件、中控技术、赛意信息、能科科技、鼎捷软件。
数字能源:朗新科技、国能日新、南网科技、龙软科技、国网信通、远光软件。
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奥普特、商汤-W、寒武纪。
网络安全:深信服、安恒信息、启明星辰、天融信、奇安信-U、信安世纪。
风险提示
1)疫情加剧降低企业信息化支出;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