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周报:行业去库存持续,关注周期反转布局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7|回复: 0

72

主题

72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王芳杨旭 发表于 2023-2-2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资要点
市场整体下行,半导体指数下跌4.43%
本周(2023/02/13-2023/02/17)市场整体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1.75%,上证综指下跌0.97%,深证成指下跌2.18%,创业板指数下跌3.76%,中信电子下跌3.35%,半导体指数下跌4.43%。其中:半导体设计下跌5.9%(复旦微电跌9.23%、紫光国微跌9.2%、卓胜微跌8.79%、兆易创新跌6.7%)、半导体制造下跌3.4%(华虹半导体涨0.66%,中芯国际A股跌2.93%、中芯国际H股跌3.71%)、半导体封测下跌4.2%(通富微电涨4.51%,华天科技跌1.16%,晶方科技跌4.31%,长电科技跌3.58%)、半导体材料下跌3.2%(立昂微跌5.14%、江丰电子跌2.56%)、半导体设备下跌3.5%(易天股份跌7.7%,盛美上海跌6.7%,华峰测控跌5.6%,芯源微涨6.6%,拓荆科技涨4.3%,长川科技涨2.4%)、功率半导体下跌7.0%(新洁能跌9.8%,东微半导跌8.2%,闻泰科技跌8.1%,斯达半导跌7.0%)。
上周后半周科技板块整体回调,半导体指数出现较大回调。从周期角度分析,我们认为行业在23H1有望见底,叠加国际形势持续紧张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持续看好设计、被动板块以及国产替代布局机遇。
行业新闻
1)受惠于ChatGPT等AI新应用,SK海力士将调整存储器减产力度
韩联社2月16日讯,据报道,SK海力士(SKHynix)副会长朴正浩于近日演讲中透露,存储器供应过剩时,虽然会考虑放慢生产脚步,但从竞争角度出发,过分减产并非好事,而在考量各种因应方案的情形下,很难进行大规模减产。他指出,随着ChatGPT等应用开启AI新时代,加上相关技术演进,预计全球数据生成、储存、处理量将呈等比级数增长,而在技术演进的路上,高带宽存储器(HBM)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为克服主机CPU存储器容量受限问题,CXL(ComputeExpressLink)技术也相当重要。
2)三星、格芯、力积电晶圆代工报价已降,台积电、联电等私下给予部分优惠台湾电子时报2月15日讯,晶圆代工厂商表示,近期确实因客户砍单,导致产能利用率大跌,不过对应价格策略也大不同。其中,如三星、力积电、格芯已直接降价;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代工牌价并未变化,但私下按客户与订单规模不同,给予优惠。此外,近期有报道称三星已降价抢单,晶圆代工厂商表示,这不会对产业竞争带来立即且显著影响,因为对大部分IC设计客户而言,转单成本高昂。
3)华虹半导体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8%,2023年月产能将提升至9.5万片
2月14日,华虹半导体在港交所公告,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稳中有升,销售收入达到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4.7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了51.8%。此外,华虹半导体还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约6.3亿美元左右,预计毛利率约在32%至34%之间。展望2023年,华虹半导体表示,将继续强化在各个特色工艺领域的优势,紧跟市场趋势动态调整营销策略,以更丰富、更具有竞争力的工艺方案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产能方面,将保持8英寸平台持续优化、12英寸平台技术升级及产能扩张的策略。12英寸第一阶段扩产已全面完成,2022年全年以6.5万片月产能运行。第二阶段扩产设备已全部到位,2023年内将陆续释放月产能至9.5万片,同时将适时启动新厂建设,计划把差异化特色工艺向更先进节点推进。
重要公告
扬杰科技2月18日发布公告,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公开摘牌方式参与楚微半导体30%股权转让项目,受让底价为29,376.00万元人民币,具体金额将以竞价结果确定,同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办理公开摘牌、签署相关协议、股权变更等相关事宜。目前公司尚未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公司原持有楚微半导体40%的股权,若公司被确认为本次最终受让方,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楚微半导体70%的股权,楚微半导体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投资建议:持续推荐半导体行业具有大空间/高景气度板块领先企业。
1)MCU:看好龙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国产化持续实现业绩高增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
2)模拟:龙头厂商料号稳步拓展、持续受益于国产化,建议关注圣邦股份、思瑞浦、希荻微、杰华特等;
3)数字:看好细分下游需求景气度旺盛以及部分赛道底部反转逻辑,建议关注复旦微电、安路科技、澜起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韦尔股份、卓胜微等;
4)功率:下游新能源拉动的需求高景气仍将持续,建议关注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宏微科技、扬杰科技、东微半导、士兰微、新洁能、闻泰科技等;
5)设备&零部件: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空间广,建议关注拓荆科技、北方华创、芯源微、华峰测控、中微公司、长川科技、富创精密等;
6)材料:下游需求火热,国产厂商在下游客户验证周期加快,建议关注立昂微、江丰电子、沪硅产业、兴森科技等。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