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扫一扫 微信快速登陆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封面人物
头条推荐
中国名优
品牌营销
上市公司
研报点评
会展资讯
会员投稿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
登录
[人物百科]
郭孔丞
[行业分析]
2月17日ChatGTP宕机后,中国这十家公司被微
[最佳CEO]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人物百科]
张玉良
[网红测评]
凉席、枕头、被子、四件套挑选指南 20款夏
[网红测评]
多款同价位档超能打的空调,算好面积直接挑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
中国最佳CEO
»
会员投稿
›
会员投稿
›
行业分析
›
2023年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2023年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1
|
回复:
0
王强峰.刘天文
当前离线
积分
8
2
主题
2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积分
8
收听TA
发消息
王强峰.刘天文
发表于 2023-2-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核心观点
2023年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重点关注方向:新能源材料、国产替代新材料以及生物基材料。
新能源材料:关注电池及packing技术升级带来的材料投资机会。(1)钠电材料。由于钠离子电池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综合性能不断提升,叠加碳酸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凸显,其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放量的元年。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123.7GWh,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溶质作为钠电池核心材料,三者成本占比分别为26%、16%和26%,2026年全球需求分别有望达到30.9、14.9和1.5万吨,三年复合增速超200%。(2)固态电池材料。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有机电解液的固态电池,有望同时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面临的比能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等困境,符合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发展的方向,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的理想电源。预计2021-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市场规模达200亿元。(3)气凝胶。气凝胶是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材料,隔热效果好,不燃,相比传统保温材料,只需1/5-1/3的厚度即可达到相同的保温效果,有望受益于汽车轻量化和动力电池packing技术升级带来的替换需求,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领域市场将达到30亿元。
国产替代新材料:关注国内企业在高端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带来的投资机会。(1)POE。受益于N型电池技术发展,POE在光伏胶膜中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但是受制于辛烯、茂金属催化剂以及海外技术迭代专利壁垒等因素,目前POE国产化率仍为0,我们预计,率先实现国产化工业生产POE的企业将在POE大蓝海中抢占先锋。(2)HDI。受益于涂料应用高端化和风电领域的发展,未来HDI需求预计保持10%的年均增速,需求空间广阔。而HDI作为特种异氰酸酯,受制于技术壁垒及原材料光气制约,目前全球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具备技术储备和光气许可证的国产企业新进入者有望受益。(3)吸附材料。吸附材料种类多样,包括数十个系列上百种品种,广泛用于食品、制药、植物提取、离子膜烧碱、环保、化工催化、湿法冶金、水处理等工业领域。增量市场方面,受益于盐湖提锂、生物药层析和减肥药耗材的拉动,吸附材料高端需求旺盛。存量市场方面,高端吸附材料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大部分市场依旧被外国企业所占据,国产替代空间极大。
(4)芳纶。由于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芳纶涂覆隔膜的抗穿刺能力、耐高温性能、保液性能和离子电导率都显著优于传统陶瓷隔膜涂覆,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市场空间极大。虽然国内芳纶涂覆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技术突破且成本较国外企业具备较大优势,有望快速放量。续:(5)电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主要包括湿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其核心壁垒在于品类多样以及提纯难度极大,目前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存量市场,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限制,未来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增量市场,近两年我国半导体设备投资和新建300mm高端晶圆产能均为全球之最,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具备技术优势的国产电子化学品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生物基材料:关注双碳背景下合成生物学带来的投资机会。与传统发酵工程相比,合成生物学更适合制造小分子材料,既迎合双碳的政策,也可以生产出相比于化学合成材料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甚至无法用化学法生产的新材料。(1)生物基PA56。生物基PA56可由可再生原料合成,具有更好的阻燃性、易染色等性能,己二腈国产化后PA56仍具有成本优势。
(2)生物法PDO。在国外技术垄断PDO市场的背景下,生物法PDO有望使得国内企业实现弯道超车,降低PDO的成本,进而推动下游PTT纤维放量,提升在日化、医药等领域的渗透率。(3)聚乳酸。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长期来看,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势在必行,可降解材料即将迎来政策导入的黄金时期,政策有望带动需求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新能源材料:(1)钠电材料。建议关注具备技术优势的钠电正极企业振华新材、容百科技、七彩化学、百合花等,具备原材料和技术双重优势的钠电负极企业圣泉集团、元力股份、华阳股份等,具备成本优势的钠电电解液溶质企业多氟多、天赐材料等。(2)气凝胶。建议关注具备原材料优势的企业晨光新材和客户渠道优势的企业泛亚微透。国产替代新材料:(1)POE。建议关注国内技术领先、进展最快的企业万华化学和布局核心原材料阿尔法烯烃的企业卫星化学。(2)HDI。建议关注国内目前唯一具备HDI生产能力的企业万华化学和具备光气许可、HDI项目加速推进的企业美瑞新材。(3)吸附材料。建议关注具备高端吸附材料技术优势的企业蓝晓科技。(4)芳纶。建议关注国内唯一具备间位芳纶隔膜涂覆能力的企业泰和新材。(5)电子化学品。建议关注G5级硫酸、硝酸、氢氟酸大规模放量的企业中巨芯和通过ASML特气认证的企业华特气体和凯美特气。生物基材料:(1)生物基PA56。建议关注以长链二元酸为基础,规模化生产生物基PA56的企业凯赛生物。(2)生物法PDO。建议关注突破外国PDO技术垄断的企业华恒生物。(3)聚乳酸。建议关注突破丙交酯核心技术的企业金丹科技和海正生材。
【点击查看PDF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推荐模特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头早就给出答案原创2023-03-22 18:06·华商
172人看过
立即查看
美国、瑞士的金融环境还安全吗?三大资本巨
经理人:华商韬略
最佳CE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