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终于认错,晚了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6|回复: 0

4

主题

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艾影人 发表于 2023-2-27 15: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超是个好演员吗?
毫无疑问是。《李米的猜想》和《烈日灼心》这两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但邓超上一部拿得出手的大银幕作品是什么?
18年张艺谋的《影》。



如果说黄渤陈坤这几年作品跟不上,是因为他们都压着多部作品没上。
邓超就连这个理由也找不到。
邓超在大银幕的一路“不思进取”,除了上了太多综艺之外,还与另一个名字分不开:俞白眉。



他俩是多年好友,也是工作室的合伙人。俞白眉不仅是导演,还是编剧。到目前,他自编自导+邓超主演的电影有四部,《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银河补习班》,以及最新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前面三部,烂的循序渐进。这些电影里,邓超不可谓不努力,演技不可谓不精良。
但失控的剧情让好演技沦为另一种浮夸。把邓超当岳云鹏使用,这谁受得了?
甚至,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邓超,自动跳出来的问题是:邓超为什么老是和俞白眉合作?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原本是他们信心满满的翻身之作。



邓超在路演中罕见地坦诚:“我知道我和俞白眉之前的作品透支了大家的信任,有人说我们是劝退组合,希望有这种想法的人,能来看一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能算是俞邓两人的翻身之作吗?
算是。真实事件改编+彻底放下喜剧的包袱,让电影在文本层面不再失控,典型三段式的结构,稳稳没出错。



只要俞白眉不乱发挥,就不会那么差。豆瓣7分也是俞邓两人作品里的新高。但《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命运之旅,却坎坷到让人疑惑。
它明明是根正苗红的主旋律电影,甚至极其罕见地挂上了国字头。但上映之旅却比普通电影更崎岖。
电影原本打算定档去年十一黄金周,前面已经宣传了一阵,但甚至没定档,就歇火了。
此后定档春节档,年前早早开启全国城市的路演。但临了,被紧急延档,甚至差点改名为《逆袭》。
至于原因,讳莫如深。
电影最终修改了多少,也不得而知。
但一个细节是,电影没有再宣传任何角色的真实原型,国乒队伍也没有怎么为电影摇旗呐喊。
电影延档到年初三上映,上映两天的票房惨不忍睹,又主动延档到2月17日。
电影为数不多的热度被消耗殆尽。



而且,众所周知,正月十五之后的一个月,是院线最低迷的阶段。
假如按计划大年初一上映,电影总票房不会低于10亿。毕竟,连普遍认为不适合春节档的《深海》都快9亿了。
所以,命运真是顽劣之徒,原本以为是翻身之作,却翻到了悬崖里。
再加上《李娜》的前车之鉴,此役之后,我估计没什么人再碰主旋律运动题材了。
回到电影本身,《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品质究竟如何?
拿陈可辛的《夺冠》做对比的话,《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野心和表达深度不及前者,但若论“主旋律”及“运动励志”,那中国乒乓完胜。
《夺冠》里,陈可辛不满足探讨“我们要拼命赢”这一点,而是试图从更高的纬度去讨论运动乃至输赢的意义。教练巩俐的那句:“别整天就知道练球,多谈谈恋爱。”放在集体主义的宏观叙事中,是不够正确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夺冠》显得有一些拧巴。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吸取了前车之鉴,没有去探讨输赢的意义,只是去努力表现“为了集体的赢,我要怎么努力”?



影片讲的是,90年代初,中国男子乒乓一度被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碾压,留洋教练戴敏佳请缨回国,带领新兵老将夺回地位的故事。
邓超饰演的教练戴敏佳,原型是蔡振华。
片中的5位戏份出彩的运动员,也悉数都有人物原型。
叙事框架上,结构爽快明晰。一个字形容就是:飒。
教练上任+破格招揽队友是前奏,紧接着就是三场大赛打底,第一场是韩国世乒赛,第二场是哥德堡世乒赛,第三场终极大战就是主场的天津世乒赛。
有张有弛,有前戏有高潮。
作为运动电影,最核心的看点当然就是运动场面的呈现。



而乒乓球比赛又不像其他即时的、团队的比赛,它是回合制,且无论从运动技巧还是战术层面,都较为微观。
很难拍,很容易拍得重复单调。而且,21分一局的比赛,如何修剪也是一个问题。
这一点上,俞白眉完成的不错,镜头调度还算出彩,再辅以现场解说,比方的反复交替,较好地拍出了比赛的刺激感。
再加上国人对乒乓球独一份的感情,让情绪渲染也更容易了一些。
但我觉得电影真正的成功,不在比赛场面的营造,而在于人物的塑造。
要知道,邓超饰演的是教练,而打比赛的是5名乒乓球队友。



如何分配戏份,且将每个人都塑造出个性,是非常困难的。
教练的戏份,以大油头作为人物性格的标的,“这么注意自己的形象,哪像个搞体育的”,来营造人物反差。破除了“为了工作舍弃小我”的古板形象。
五位运动员也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不是单纯教练的工具人。
许魏洲饰演的白民和,将肩伤和心伤结合到一起,瘦弱硬汉的气质出来了。
古怪的上海削球手,如同《天龙八部》里的段誉,对对手和对观众,都是充满想象的秘密武器。
大龄左撇子选手黄昭,他的原型是国手王涛,也没有照着苦大仇深的路子去渲染,敢于表达他性格里的弱点,飚广东话那一段,是为数不多的笑点。
而另外两位年轻的小将,原型是大魔王刘国梁和孔令辉,也给予他们更加年轻化的性格特质。
但最让我喜欢的人物塑造,其实是“反派”瓦尔德内尔。



作为敌人,笔墨寥寥,却将他儒雅、聪慧的性格特征表现得非常到位。
还是那句话,尊重对手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电影时长137分钟,虽然没有在同类型电影中做出什么重大的突破,但节奏、激情和我们最熟悉的拼搏精神都渲染得不错。
是一部70分的商业电影。
只是他的命运,让人一声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5-2023  中国最佳CEO  技术支持:腾讯云